
在中世纪时,由于人口稠密,街上时有人屎马粪,于是高跟鞋又有实用价值,让脚掌离地虽区区数寸,也好像令人浑身清洁得多。 其实在本世纪70年代登场的“松羔鞋”,远在16世纪已有这种木屐高跟鞋面世。木屐也可算是高跟鞋的前身,当时当做套鞋穿用,而始源于北欧,用来保护穿在里面的皮鞋,在天气火热的月份,有人就干脆以木屐代替皮鞋,使足下凉快一些。
到了17世纪中叶,如假包换的高跟鞋才面世。这时法国国势如日中天,路易十四矮人一截的身材与他高人一等的威望却不成比例,为了补救身材的不足,他在足下做手脚,把鞋跟垫高几存,岂料朝中显贵上行而下效,也叫做鞋匠替他们把鞋子垫高。皇帝只好又把鞋跟加高,直到高到男人厌恶了高跟鞋;但皇宫中的女人却保留了高跟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