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B65不处理胶辊综合物理性能好,耐磨性强,适应不同摩擦系数的纤维;其弹性高、摩擦系
数适宜,对不同纤维和纱支均有较好握持能力;其抗水溶性、脱脂性好,各类油脂不易粘附;吸放湿
性能佳,在一定范围内对温湿度变化敏感度小……,使用中极少发生缠绕,其适纺性能强。本文
就该胶辊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1 NRC-B65不处理胶辊有利于提高成纺质量的理论依据
NRC—B65不处理胶辊上机使用,能够提高纺纱质量,改变条干均匀度CV%,降低管间差Cvb%。
1.1 为满足钳口对纱条有足够的握持和稳定的牵伸,必须在纺纱过程中要求握持力的最小值大于牵
伸力的最大值;NRC—B65不处理胶辊在压力的作用下,与罗拉握持所组成的钳口线相应增宽,使钳口
线向两端延伸,造成既前冲而又后移。钳口线后移,相对缩小了自由区隔距,有利于控制浮游纤维
的运动,有利于改善条干均匀度,同时,钳口线前冲,缩小了假捻区,有利于降低断头,增强钳口纱
条的握持性能,稳定了车间的运行,降低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
1.2 NRC—B65不处理胶辊与罗拉组成的钳口线相对比较稳定,在纺纱过程中,由于罗拉表面沟槽所
形成的峰谷,罗拉的微量弯曲和因牵伸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形成的间隙传动,都会引起振动,影响握
持力的稳定。NRC—B65不处理胶辊具有弹性好、表面变形适中、缓冲能力强等特点,从而使钳口动态
握持力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1.3 NRC—B65不处理胶辊其横向握持力均匀,对纱条的边缘纤维控制能力增强,从而有利于降低纤
维失散和飞花。
2 NRC-B65不处理胶辊、轴承的检验清洗罗拉轴承是胶辊的基础,罗拉轴承的好坏、表面状态如何直
接影响到胶辊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只有好的罗拉轴承,加上好的胶辊,才能纺出好纱。以往许多企业
忽视了轴承的检验清洗,直接采用1mm套差的双层胶辊压制到轴承上,因而上车出现大量的胶辊位移、
脱壳。根据实践所得的经验:在套制胶辊时要对新、旧轴承进行分类处理,并清洗轴承和胶管。
新轴承:在按有关规格验收合格后,放人干净的汽油里进行二次清洗,呈竖立状整齐排放在架子
上待用。要加强防尘措施,套制前再用工业酒精或香蕉水对轴承表面再擦洗一遍。
旧轴承:首先将退掉旧胶辊的轴承清理干净,逐只进行检测,不合格剔除。将合格的轴承进行表
面清洗(清洗方法参照新轴承)。
胶管:胶管在生产、贮运、切割过程中难免受到污染。由于污染的存在势必影响到胶管与轴承结
合。因此,在套前应用有机溶剂对胶管内孔表面进行清洗,清除其油污和粉尘,保证套制好的胶辊受
力均匀。
3 NRC-B65不处理胶辊与套制磨削
3.1 胶辊套制与压圆,对成纱条干水平的提高与稳定是很关键的。有时胶辊成纱条干CV%值锭差
十分悬殊,往往与套制和压圆分不开。套制前应根据胶管的规格、硬度选择合适的套帽,调整好适当
的工作动程,力求胶辊圆周两端面受力均匀,尽量减少两端被挤压形成的应力差。防止胶管内壁被撑
坏或磨损,更不允许出现胶管内壁被轴承端面刮裂。同时要保证胶管两端面与铁芯表面的垂直度。
胶辊经压圆处理后,其套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保证胶辊受力均匀。
胶辊在压圆前首先要根据胶辊的结构、硬度、壁厚调整合适的压力、时间,压圆时胶辊与上下压
辊触面必须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其次根据不同型号胶管特性选择合适的压圆次数,双层胶管出厂已粗
磨,选择一次压圆,其他未经粗磨胶管则选择二次压圆(铝衬套胶管不需压圆)。无论一次还是二次
压圆都应该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胶辊外层受力分布均匀,使其内层内表面嵌入铁芯表面沟槽,增加
两者结合力,从而减少胶管产生位移的机会。采用式压圆机还要掌握好上辊落下的速度,不允许
猛烈下压或撞击等野蛮操作。
3.2 磨削 胶辊属于橡胶弹性体制品,有大量的线性分子基团的存在,在磨削进给的过程中有一个
径向和轴向挤压后产生的变形与磨擦生热的状态,这种状态随着一次性磨削量的增大而增强,胶辊硬
度越低越明显。据美国阿姆斯壮公司介绍,胶辊在磨削过程中若进给速度太快,导致胶辊内部生热加
快,抗静电剂大量逸出,进而影响了胶辊的抗绕性能。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磨削工艺的重要性。参
照《纺织工业企业设备管理制度》,胶辊胶圈工序的有关内容,结合胶辊硬度普遍向着中、软发展的
趋势,调整磨削工艺。特别强调控制好磨削量和进给速度。表面粗糙度Ra为0.6~0.8。
a)粗磨:磨削量<0.30mm,表面不得留有明显的罗纹。
b)精磨:视胶辊硬度,磨削量分别控制在0.05—0.15mm内,全部自动。
c)回磨:涂料胶辊先粗磨一遍<0.10mm,然后再进行精磨,光照和不处理胶辊则按精磨进行,
由于硬度较低,磨削量尽量控制在0.10mm以内。
d)倒角:要求倒角角度一致,表面光/顷,不起毛。
4 摇架压力控制
使用NRC-B65不处理胶辊在满足纺纱条件下,摇架压力应减小,使其保持良好的高弹回复平衡
性,减少不必要的负荷,延长胶辊使用寿命。若压力过大,胶辊弹性回复性差,容易发生脱壳变形;
若压力偏小,则须条不能被有效地控制,浮游纤维增多,成纱质量降低;因此前挡压力应严格控制在
14kg左右。整体气动加压细纱机的压力分配比较均匀一致,实际生产中胶辊所受损伤少,运转
状况正常,而A512、1291细纱机摇架状况差,压力锭差大,减压困难,压力不易平衡控制,实测达
15~16kg之间,也就造成胶辊损伤和炸裂高达8.3%,加大了胶辊的损耗率,为此要有一个良好
加压条件。
5 细纱机横动装置要良好
横动装置作用是使纱条在胶辊导纱动程中作往复运动,改变纱条位置,从而改变纱条与胶辊表面
摩擦不集中在局部位置。适当加大胶辊导纱动程,可降低胶辊表面磨损率,防止胶辊表面发生早期中
凹磨损现象,可大大延长回磨周期,提高胶辊使用寿命。生产实践证明导纱动程可调至8—lOmm,在
日常保养工作中,应保持横动装置处于良好运动状况,确保导纱动程达到规定范围。
摘自<现代纺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