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民币升值短期难解顺差困局

 

  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汇改。2007年7月25日,人民币中间价和收盘价双双突破7.56,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外贸顺差冲高至1125.3亿美元,学者预测全年顺差可能突破2400亿美元。

  面对统计数据,有人开始质疑,人民币升值究竟能否平抑高额的贸易顺差?是国际金融理论产生了“悖论”,还是需要用不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长期从事国际金融研究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施建淮教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点。

  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汇改以前,许多学者认为,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中国陷入通货紧缩螺旋和流动性陷阱、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问题恶化等,但是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影响并没有出现。

  施建淮现在担忧的是“汇率虚无论”。目前流行的观点是,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国际收支不平衡,也不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

  统计数据似乎给“汇率虚无论”提供了证据:从2006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经接近7%,;2007年上半年外贸顺差同比增长83%。

  对此,施建淮认为,虽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进出口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虽然国内有许多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进出口的价格弹性很大,但这是长期弹性,而我国进出口的短期价格弹性没有那么高。

  “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得到体现,这种影响也将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此外,施建淮表示人民币升值幅度太小也是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不能扭转贸易顺差的原因。“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两回事。虽然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了6.7%左右,但按照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加权平均的人民币有效汇率并没有怎么升值,因为人民币对欧元等其它货币反而是贬值的。”

  贸易顺差虚增的破解之道

  施建淮直言,“中国汇改后实行的实际上是爬行升值的固定汇率制度”。“小步慢跑”的升值避免了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但升值幅度太小也加大了中国经济的运行成本和潜在风险。

  “人民币升值过慢不仅容易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储备激增,而且小幅度升值使人民币低估状态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纠正,过低的汇率不仅使中国经济结构过度依赖于出口,而且激励了热钱的流入,造成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

  施建淮认为,汇率改革存在的一个弊端是汇改时一次性升值的幅度偏小。“在单边升值的情况下,投机者可以无风险地获利,这相当于对国际投机者的利好。”

  由于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一部分国际热钱通过经常项目流入国内,使得贸易顺差虚增。另外由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通过资本账户流入的国际热钱也在迅速增加。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19亿美元,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证券资本净流入(“热钱”流入)1219亿美元。

  尽管央行企图用市场化的方法来化解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由0.3%扩大至0.5%,但施建淮认为,人民币低估的状态没有改变。任何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尝试都将使人民币升值到区间上边,而不会使人民币真正浮动,加大了投机风险。

  “人民币只有更快地升值,尽快接近人民币均衡水平,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才会发生分化。人民币汇率真正地波动起来,央行才能拥有更大的货币政策自主权,通过提升利率限制信贷及投资增长。另一方面,才能防止热钱进一步涌入,阻止贸易顺差虚增。”施建淮判断,央行紧缩银根政策预期日渐升温,人民币升值步伐料将加快,“如果不出意外,下半年人民币大体上还会升值3%,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达到7.33”。(在线国际商报/胡鹏)(E09)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