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汉服不能上升为一个霸道标准

  北大无小事,一言一行总能引来巨大关注。这不,北大校长许智宏日前在观看18款由学生设计的中华学位服,被问及是否有可能将它们作为北大学位服时,他回应“会考虑”,再度引发由来已久的“将汉服定为中国学位服”的新一论热论。(7月11日《青年参考》)

  “将汉服定为中国学位服”这一命题已经有了太多的呼吁、质问、争议乃至谩骂,我不想再添加口水。许校长的话,有多少“公共场合下的公开发言”成分,还值得怀疑。在我看来,我倒宁愿认为那是他对学生辛苦设计的敷衍式“慰劳”。倒是因汉服而来的炒作、寓意放大等,值得玩味。

  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身着绚烂汉服在公共场所或重大传统节日演示,表达他们传承传统的立场。我觉得,只要不扰乱公共秩序与妨碍他人,穿再多再炫的汉服都不是问题,如果不嫌麻烦,还可穿着去上班,这是他们的公民权利。多元社会,停留于生活层面的汉服,自有其亮丽之处与充分展示的自由空间。

  但如果要把汉服上升到制度层面,就不那么简单了——制服是某种重大理念或意识的象征,有其特定的符号意义,更需要延续性。

  我国目前的学位服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决定统一制作的,实行多年,具有广为人知的学位识别功能与意义,与国际接轨通同。从约定俗成的角度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看,学位服不宜随便改变,否则很可能导致人们的认知混乱。

  我这样表述,很可能会被戴上不注重传统文化、甚至崇洋媚外的帽子。对此,我只能一笑了之。因为学位制度都还是舶来品呢,按一些人的逻辑,岂不是也要废掉,换上中国自己的状元、榜眼、探花制度?

  汉服的推广见仁见智,但它不能上纲上线为一个霸道的标准:谁支持推广,谁就支持传统文化,谁就是爱国的;谁反对,谁就反对传统,谁就是异类,甚至是“汉奸”。

  喜欢穿中装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一定古板守旧,而喜欢西装的人也并非就思想开放视野宽广。服装再怎么重要,只是一个外在载体,终究不能代替内涵的充实——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载体,但汉服之外,还更需要国民在道德、文化、精神等层面的扬弃与更新。

  回到北大,汉服能否作为学位服只是问题的表象,实质是: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旗舰,是否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埋头研究,作出建设性的探索?这是苦功夫,没有设计绚烂汉服与充满玄机的“会考虑”那样吸引眼球,但意义非凡。(修仰峰)


成为纺织技术精英,注册纺织人才网
找纺织人才,来纺织人才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