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圣麻涤棉混纺纱的开发

                                     摘要:  为了顺利开发圣麻涤棉混纺纱,针对圣麻纤维吸湿透气、抑菌防霉的特点,采用条混的混和方法.在国产A系列纺纱设备上开发了系列混纺纱。主要介绍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认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优选纺纱配件、保持良好状态、保持纺纱通道光洁、提高管理
水平是提高混纺纱综合质量的有效措施。
0前言
    圣麻纤维是以黄红麻为原料,采用高新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该纤维吸湿透气性好,干湿强度好,具有独特的抑菌防霉特性,不仅具有天然纤维的优良性能,而且还有合成纤维的优点。圣麻纤维与、棉混纺产品手感滑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透气性好,能满足消费者对面料功能性的要求,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圣麻纤维的性能和特点
    圣麻纤维横截面呈梅花型,纵向有很多条纹,吸湿性和透气性俱佳,并具有抑菌防霉特性,染色性能好,固色率高,干湿强度高,手感柔软滑爽、富有弹性。圣麻纤维物理指标:细度1.5 dtex,长度38.0 mm,干强2.98 cN/dtex,湿强1.87 cN/dtex.干伸长率25.2%,湿伸长率27.1%,回潮率12.8%,质量比电阻1.26×108Q·g/cm2,卷曲数2.5个/cm。
2  工艺流程
    以圣/涤/棉45/35/20 18.5tex、13.1 tex、7.3 tex等为例介绍如下。
    圣麻条和涤条:A002D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92型给棉机→A076型成卷机→A186D型梳棉机
    棉条:A002D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4型开棉机→A036B型开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92型给棉机→A076型成卷机→A186型梳棉机
3纺纱工艺技术措施
3.1开清棉工序
    由于圣麻纤维长度整齐度好、长度长,因此,开清棉采用较短的流程,以开松混和为主,多松少打,多混少落,避免纤维过多损伤和纠缠。因纤维表面光滑,在成卷退绕时容易造成粘卷影响棉卷质量,因此,加入适当根数的粗纱或采用凹凸罗拉,并加大紧压罗拉的压力,成卷后用薄膜包覆,严防油剂水分挥发。各部件打手速度适当降低,以减小打击力度,避免过多损伤和纠缠。为提高圆盘抓棉机运转率,打手每次下降以3 mm为宜,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5 mm,做到勤抓少抓,使纤维充分开松。A036C型机采用梳针打手,减少因剧烈打击造成纤维损伤形成棉结,打手速度调整为490 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隔距调整为11mm~12 mm。A076型机综合打手速度为735 r/min,风扇速度调整为1270 r/min,有利于充分开松,打手与天平罗拉隔距调整为14 mm,综合打手与剥棉刀隔距为3 mm~4 mm,避免纤维在开清棉过程中纤维搓成棉结。棉卷罗拉速度适当降低至12 r/min,以提高棉卷紧密度,稳定正卷率。A006B型混棉机打手速度调整为390 r/min,适当调整水平帘与角钉帘间的速比,缩小均棉罗拉与斜帘间的隔距。生产中遵循混和均匀、薄喂少落、短流程、大隔距、轻定量的工艺原则。圣麻卷定量396 g/m,卷定量387 g/m,棉卷定量400g/m。
3.2梳棉工序
    梳棉机梳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条的内在质量和成纱质量。针对圣麻纤维的特点,梳棉工艺设计是否合理对改善生条条干有直接影响,锡林和刺辊速度适当降低,两者速度比适当放大,能改善分梳效果,防止缠绕、损伤纤维和返花现象。采用齿密、工作角适当的锡林金属针布,有利于分梳和转移。道夫选用针齿较深的金属针布,有利于抓取纤维,以提高道夫凝聚力。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间隔距,以减少针面间搓揉而形成棉结。刺辊至小漏底间隔距适当放大,除尘刀高度适当提高,道夫与剥棉罗拉间隔距适当收小,锡林与盖板间的进出口处隔距适当放大,有利于纤维顺利转移,使纤维缓和分梳,顺利转移。上下轧辊与小轧辊之间的压力适当偏小掌握,在棉网不下坠的前提下,棉网张力偏小掌握,能减少断头,避免棉网出现云斑现象。除尘刀采用高刀工艺,高于车面2 mm左右,刀臂与机框水平面夹角90°,小漏底采用封闭式,有利于减少纤维损失。刺辊速度700 r/min,锡林速度327 r/min,盖板速度掌握在76 mm/min~84 mm/min,道夫速度19.5 r/min~20.5 r/min,有利于纤维的分离、伸直和平行,减少纤维相互搓捻扭结。为加强对棉层握持,适当加大给棉罗拉压力,生条定量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堵塞喇叭口。锡林~刺辊隔距0.23 mm,锡林~盖板五点隔距0.41 mm、0.38 mm、0.38 mm、0.38 mm、0.41 mm,锡林~道夫隔距0.13 mm,给棉板~刺辊隔距0.23 mm,棉网张力牵伸1.289倍,刺
辊~小漏底隔距3.5 mm,刺辊~除尘刀隔距0.35 mm,生条定量20.46g/5 m。
3.3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采用重加压、大隔距、顺牵伸、小喇叭口径的工艺原则,采用三道并合工艺,以提高混和均匀度,保证混纺比正确。由于喂人头并的纤维比较紊乱,因此,头并采用适当偏大的后区牵伸倍数,以减少粗节,改善条干,提高纤维的定向性和纤维分离度。二并和三并要逐渐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条干均匀度。采用重加压和弹簧摇架,可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有效控制,改善纤维的定向性和伸直度;由于生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差,存在大量弯钩纤维,故头并采用7根并合(圣麻条3根,涤条2根,棉条2根),二并和三并条子中纤维
相对较为整齐,采用8根并合。前张力牵伸倍数适当偏大,可保持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3.4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
    粗纱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重加压、中捻度、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适当增加粗纱捻度和卷绕密度,有利于粗纱条干的改善;严格控制粗纱伸长率,减少意外伸长;适当增加粗纱回潮率,以减小粗纱中纤维的抗扭和抗弯刚度,使粗纱保持良好的结构,以提高纱条的光洁度。采用较小的卷装,以减小粗纱退绕张力和意外牵伸;粗纱前后排采用不同的假捻器,以减小前后排粗纱张力差异。
    细纱工序采用较低的速度,并合理配置钢领、钢丝圈,以减少气圈张力,降低断头;要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加捻和卷绕部件光洁和无毛刺。采用碳纤上销、紫外线光照胶圈及硬度适中的表面不处理胶辊,加强对浮游区纤维运动的有效控制,减少滑溜及牵伸波,降低成纱短片段不匀率。
    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16 g/10m,粗纱捻度4.38捻/10 cm~4.47捻/10cm,伸长率1.12%,后区牵伸1.295倍,钳口隔距4.0mm,中区集合器8 mm×6 mm,隔距22.5 mm×30mm,锭速583 r/min,前罗拉速度184 r/min,加压
26 daN/双锭×14 daN/双锭×18 daN/双锭,前区集合器10 mm。
    细纱工序的工艺参数:后区牵伸1.25倍~1.32倍,罗拉隔距19 mm×35 mm,钳口隔距2.5mm~3.0 mm.加压17 daN/双锭×12 daN/双锭×14 daN/双锭,前罗拉速度187 r/min~190 r/min,锭速13 700 r/min,导纱钩孔径2.5 mm~3.0mm,钢丝圈型式OSS型。
  成纱质量如表2所示。

4结束语
    圣麻棉混纺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弹性,又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皱性能,是生产高档服饰的理想面料。合理确定工艺参数、选用纺纱配件,保持良好的状态,保持各纺纱通道的光洁,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是减少纱疵、提高圣麻纤维混纺纱整体质量水平的有效技术措施。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