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彩色棉纤维的特点及指标
彩色棉花是一种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变异品种,其物理指标与白棉比较:纤维的长度偏短,一般在26mm左右,短绒含量高,棕色棉成熟度较好,但不孕子较多,籽屑、叶片多、含杂较高,一般彩棉1级棉接近白棉3级的有关质量指标。5批彩色棉花质量检验指标见表1。
根据彩色棉的物理特性及加工特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在白棉工艺基础上合理调整了工艺。
2 彩色棉纺纱工艺流程

3 清棉工序
由于彩棉纤维短、细度偏细,强力较差、短绒量高,叶片多的特点,在清棉工序中,按照“多梳少打、甲落少碎、多排少返、渐进开棉”的原则。首先将各部打手速度适当降低,为减少打击程度,A035两道开棉改为一道豪猪开棉,停开小豪猪打手,并将A002D抓棉打速度、A035豪猪打手速度在原纺白棉速度基础上下降20%,将A036打手速度在白棉基础上下降40%,同时将凝棉器转速下降33%。
A076C综合打手将打手刀片摘除,只用梳针打手起作用,各主要速度见表2。

为了减少纤维损伤和有效落杂,棉卷定量南390g/m改为370g/m。
3.1梳棉工序
为了充分利用梳棉机的梳理、除杂作用,在梳棉工艺上采用“轻定量,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原则,梳棉生条定量由白棉的20.5g/5m降为17.5g/5m,锡林-盖板隔距在原工艺上收紧1丝~2丝,降低刺辊速度至885r/min,道大速度由24r/min降为18r/min,盖板速度由200r/min提高260r/min,增强对纤维的分梳,降低棉卷定量和生条定量,减少锡林和盖板针面负荷,紧隔距,使针齿刺入纤维层深,接触纤维多,纤维被针齿握持允分,分梳的长度长,梳理力大而使棉束获得充分分梳,减少棉结产生,提高盖板速度,提高了盖板的除杂效率,道夫速度降低,使得纤维转移率高,降低了棉结,后车肚落棉控制为4.22%~5.33%。

平均配棉等级为3.6白棉纺27.8tex与配棉127的100%彩棉纺27.8tex质量对比数据见表3。

3.2并粗工序
彩色棉纤维纤维短,纤维之间抱合力差,短绒高,为有效控制纤维,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分离度,改善条子的长、中片段均匀度,针对彩棉纤维特点,调整并条工序并合数、罗拉隔距、降低罗拉速度,其工艺见表4。

3.3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重点控制成纱条干均匀度和成纱强力两项指标,将细纱罗拉隔距调为1 8.5×70后牵伸倍数27.8tex/18.2tex 1.25/1.21隔距块4.0/3.5使用进口贝克高弹胶辊,并将细纱机罗拉速度降低,前罗拉速度为27.8tex/18.2tex彩271r/min/213r/min,为减少意外牵伸及不良,统一校正吊锭,上、下肖,吊线敲锭子,完善钢领、钢丝圈等部位,两品种完成指标见表5。

4结束语
(1)彩色棉纤维与白棉相比,纤维主体长度偏短,短绒含量高,有害疵点高,含杂高,细度偏细,减少棉结是彩棉纺纱关键。
(2)纺彩棉时,特别是车间同时生产白棉,在T序巾落棉、下脚单独存放,使彩棉生产区域与白棉隔开,以免造成彩棉纱中混入白棉。
(3)生产工序各部工艺、速度适合彩棉特点,同品种彩棉与3.0级白棉纺纱相比质量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