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增加2只张力轮,分别装在刺辊皮带轮上、下方。上张力轮托脚固定在刺辊左侧轴承座上。下张力轮托脚固定在机架上,我们选择放在机架与侧轴托脚之间,同时将侧轴前部托脚向外平移相同距离,以保证侧轴与机框中心的平行。上、下托脚(由厚度为10 mm的钢板加工而成)如图1所示。

上托脚底面两孔间距离与刺辊轴承压盖两孔距离相同,上孔位置保证张力轮位置即可,我们选择上张力轮外径100 mm,内用2只6206含油轴承加工1小轴固装在上孔中。
下张力轮托脚上、下孔中心距80 mm,左、右孔与侧轴托脚孔中心距相同,右侧孔铣成弧形,以便调节皮带张力,张力轮外径为85 mm,内径与上张力轮相同。
改造后刺辊传动示意图如图2所示。

改造后具有以下优点:
(1)皮带传动过程中不需交叉,避免了交叉磨损,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机物料消耗;
(2)调整刺辊速度时只需改换刺辊皮带轮,再调整张力即可,不需担心平皮带的配置;
(3)张力调整合适后刺辊的传动十分平稳,减少了因交叉传动张力过大时刺辊轴承的损坏。改造后使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