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春茧收烘工作总结座谈会在广西北海召开

  

  8月29日,由国家茧丝办主办的全国春茧收烘工作总结座谈会在广西北海召开。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国家茧丝办副主任王北鹰,农业部种植业司和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司的有关负责人、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丝绸协会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的茧丝办及企业代表共9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座谈会旨在总结分析今年春茧的产销情况、价格走势、质量隐患并分析预测下半年的蚕茧产销和价格趋势,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汤咏副总经理、农业部种植业司经作处封槐松调研员、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司胡国强处长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今年春茧收购、缫丝生产、市场价格、质量问题、流通秩序、市场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设想。 
 
  国家茧丝办副主任王北鹰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这次会议的成效,指出会议通过交流信息量很大,很重要;其次对东部省份茧丝办和相关企业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占有较大比重表示肯定和赞扬;最后,他对贯彻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强调。 
 
  从这次会议获得的信息,根据对我国十七个省、市、区的初步统计,2007年春季桑园面积为1373.3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1.36%;发种量为956.09万张,同比增加10.52%;蚕茧产量为35.94万吨,同比增加11.38%;蚕茧收购综合均价为936.10元/50公斤,同比下降10.99%。今年春茧的产销特点:一是全国春茧产量增加;二是部分地区蚕茧质量有所下降;三是收购价格回落;四是收烘秩序较好,但有待进一步规范。 
 
  据我国海关统计,1-6月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16.46亿美元,同比下降7.74%;进口7.54亿美元,同比下降8.24%。其中呈现以下特点:蚕丝类出口量、价齐跌。绸缎出口量跌、价升。丝绸制成品出口下降,其中丝绸服装出口量跌、价升。丝绸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依次为:美国、香港、阿联酋、印度、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德国。主要出口市场中,除印度、巴基斯坦出口大幅增长外,其他主要出口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日本出口降幅最大,达26.01%。省市出口排名依次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主要省市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降幅不大,仅上海市降幅超过10%。出口下降的原因:一是2006年国内茧丝价格的大起大落、暴涨暴跌,使得进口商担心今年丝价仍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为规避风险,均签约谨慎,造成大批量订单减少;二是随着国内、国际仿真纤维、面料档次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严重冲击了丝绸面料市场,使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受到极大影响;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部分真丝绸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不利因素,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给丝绸商品出口带来巨大压力。 
 
  预计下半年蚕茧生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丝绸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丝绸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丝绸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丝绸工业发展迅速,对蚕茧的需求较为旺盛,而丝绸商品出口继续疲软,外销能力减弱,茧丝原料出现由供应偏紧向供应宽松转变的趋势。一方面要维护良好的收烘秩序,在保持稳定的蚕茧收购价格,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上,保护蚕农利益;另一方面要适当控制茧丝原料的生产,扩大国内需求、拓展消费空间,以便消化丝绸行业旺盛的产能供应,保持茧丝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在分组讨论会上,各省市地区代表就今年的春茧收烘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要在认真总结“东桑西移”工程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一方面重点加大对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开拓力度;另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和提升产业链,特别要防止缫丝加工能力出现新的过剩;二是积极借助有利于茧丝绸产业整体发展的国家和各省特别是农业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的联手支持;三是加强茧丝绸行业自律;四是加强茧丝绸产业统计数据口径管理,确保各部门统计数据口径统一和采集的时效性。 
 
  广东省经贸委市场建设处(省茧丝办)的代表在分组会上做了汇报发言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广东省丝绸集团控股广西丝绸、湖南丝绸作为“东桑西移”工程的重要成果,可否由广东省丝绸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单位,直接向国家商务部(茧丝办)申请“东桑西移”扶持资金;第二,作为东部省份的茧丝绸龙头企业,也应享受“东桑西移”政策上的鼓励措施,如蚕农的补贴、科技兴贸和品牌建设的扶持资金等;第三,广东省同样存在珠三角地区蚕桑及其后加工产业向本省西北部产业转移的问题,如广东粤北和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珠三角洲地区差距很大,按我省制定的茧丝绸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粤北、粤西蚕桑产业带,以此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珠三角地区传统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问题。可否考虑我省蚕桑产业链发展的这一实际情况,使这些地区和企业也能享受“东桑西移”工程的政策扶持,以便充分调动沿海省份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的积极性。(江苏省蚕学会)(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