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别拿赝品去“申遗”(特别推荐)

  6月23日《江南时报》报道:有消息传出,韩国要将汉服当做自己的民族服装申报世遗。为此,苏州一些研究汉服的人士开始谋划建议政府将汉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在6月5日这天,由苏州复兴私塾的傅奇执笔,上书苏州市人民政府,希望由市政府牵头,将汉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忽想起鲁迅先生杂文讽诗人邵洵美做富家翁女婿换来大笔遗产。可不比邵洵美的阔,记得小时候我家中的古物,便是银元四块:龙洋一,大头一,鹰洋二。据说是得自外曾祖父。若是有个什么“遗”可“申”,这自然便是我的上选了。只是可惜,很糟糕,给我弄没了。我拿什么去“申遗”呢?

  汉服,不也正是如此吗?

  ——失于清兵入关,失于嘉定三屠……总之,是失去了。一失,就300多年,正如新闻中所谓:中国有56个民族,现在其他55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就是汉族没有。

  我不清楚,中山先生闹革命时,穿西装,设计中山装,为什么就不穿“汉服”呢?

  我似乎又很清楚。——任何服装,既是穿的,实用性总是占第一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号令鲜卑人易服改制,就是因汉服相对便利。中山先生,谅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失去了,还找的回吗?

  既是要“申遗”,那也总得先找回了再说。总不能拿着几件赝品,去凑热闹。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