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然彩色棉纺纱工艺实践

                                 摘要:  为了提高天然彩棉的成纱质量,针对天然彩棉纤维细度较细,马克隆值偏低,含杂略高的特点。在纺纱过程中,通过对各工序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总结出在纺天然彩棉时,清棉工序应“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和”,梳棉工序采用低刀小角度、适当降低剌辊速度,精梳工序加大落棉隔距,并
条工序在总牵伸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缩小主牵伸区罗拉隔距、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从而提高彩棉成纱的质量水平。
    天然彩棉具有色泽柔和、古朴典雅、不褪色,质地比普通棉更加柔软,手感好、富有弹性等特点,用它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自然,对人体无害,特别适合制作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如婴儿用品、各类内衣睡衣、运动休闲服装等。由于彩棉的这些突出特点,其产品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1原料性能
    天然彩色棉纤维主体长度偏短,纤维细度较细,强力较低,含杂高,马克隆值较低,可纺性与本色棉相比较差。为了提高彩棉的可纺性,将其与70%的本色棉进行混纺,所纺品种为CJ 30/7018.5 tex。原料性能如下。

2纺纱工艺流程

3各工序工艺配置及主要技术措施
3.1  清棉工序
    彩棉含糖较高,加工过程中,为了防止粘卷、粘罗拉现象,在清棉工序对彩棉加去糖剂,并进行预开松。针对彩棉纤维长度短,细度细,含杂高,强力差等特点,在清棉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和”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将纤维打成束丝,增加棉结。适当减小打手与尘棒隔距,增大尘棒间隔距,加大落棉,从而增加除杂效果。因彩棉含杂较高,70%的大杂质需从清棉除去,以减小梳棉的负荷。
    在清棉工序采用本色棉与彩棉分开抓取成卷的工艺原则,避免本色棉与彩棉在抓棉机里进行混和。因为在抓棉机里混和,虽然混和比较充分,但混纺比不容易掌握,为了达到准确的混纺比,我们采取了在预并条工序进行混和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半制品的质量水平,我们对清棉工序的各部位打手速度进行了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综合考虑用棉与半制品质量两者因素,A035型棉箱采用打手速度为480 r/min,尘棒隔距为12mm,A036型豪猪打手速度采用560 r/rain,尘棒隔距为12 mm。其他打手速度与尘棒隔距保持不变,凝棉器风扇速度调整以棉流顺利通过为准,速度太低,棉流无法正常通过,速度太高,原棉在风道中翻滚,容易造成棉束,产生棉结。
3.2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是纺纱过程的关键工序,梳理工艺的配置尤为重要。针对彩棉含杂高,短绒多的特点,除尘刀采用低刀小角度,来增加除杂,同时防止短绒回收。为了减少棉结的增加,对刺辊速度和盖板速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刺辊速度由原来的880 r/min调为820 r/min,从而降低刺辊对棉层的打击力度,可以减少棉结,提高成纱质量。但刺辊速度又不宜过低,速度太低,会降低分梳效果与除杂效果,生条的杂质增加明显。当锡林速度保持不变(360 r/min),将盖板速度由原来的200mlTL/rain提高到250 mm/min,生条棉结由25粒/g减少到22彬g,棉杂由37粒/g减少到32粒/g。由于盖板速度提高,加快了机件的运行速度,机配件磨损严重,因此要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
    彩棉的梳理工艺调整如下:
    除尘刀角度:75度;除尘刀高低位置:一2mm;刺辊~锡林隔距:0.18 mnq;刺辊速度:820 r/min;锡林速度:350 r/rain;盖板速度:250 mm/min;锡林~盖板隔距:0.17 mm、0.15 mm、0.15mm、0.15 mm、0.17 mm;道夫速度:22 r/min。经过工艺调整,生条质量明显好转。生条棉结22粒/g,棉杂32粒/g;条干cy值为5.6%。
3.3精梳工序
    彩棉与本色棉采用预并混和,既保证了充分混和,又能准确的控制混纺比。为了保证成纱达到准确的30/70混纺比,在预并混和时,彩棉比例应偏高掌握,最好能达到3l/69的混纺比。因为彩棉短绒较多,在经过精梳后,大部分短绒被除去,而本色棉短绒相对较少,所以经过精梳梳理后,彩棉的比例相应减少了。掌握准确的混纺比
以后,预并工艺也应做适当调整。调整前工艺为:罗拉隔距5 mm×10 mm,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4mm,车速为220 n1//min;调整后工艺为:罗拉隔距4.5 mm×9 mm,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3 mm.车速为190 m/rain。
    精梳工序的主要任务就是除去纤维中的大部分短绒与杂质,提高精梳条的条干水平。由于彩棉中含有大量的短绒,因此精梳工序车速应适当降低,调整牵伸隔距,增加落棉率。车速由原来的160钳次/rain降为140钳次/min,落棉隔距由原来的ll mm增加到14 mm,落棉率也由原来的15%增加到2l%,牵伸隔距为7 mm。调整工艺后,精梳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精梳条干CV值为4.82%,棉结为18粒/g,杂质为14粒/K,16 mm以下短绒为13%。
3.4并条工序
    FA326型并条机牵伸方式采用三上三下加导向上罗拉压力棒曲线牵伸形式,牵伸合理,能获得较好的条干均匀度,而且适应高速,采用短片段自调匀整装置,对机后棉条的周期性不匀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稳定了条干质量水平。所以精梳后采用一道并条,既缩短了工艺流程,又节省了资金,而且条干水平也能满足要求。为了更加合理
配置工艺,对并条机的工艺作了如下调整:

    经过工艺调整后,并条重量不匀率由原来的0.5%降为0.4%,并条条干CV值由原来的4.34%降为3.48%,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5粗纱工序
    JWF1415型粗纱机采用四罗拉双短胶圈牵伸,第一、第二罗拉间为集束张力牵伸区,第二、三罗拉为主牵伸区,第三、四罗拉问为后牵伸区。为了改善粗纱条干均匀度和内在结构,我们将主牵伸区罗拉隔距缩小,采用以主牵伸区为主的工艺原则。两种方案对比如下:  

    通过对比得知,将罗拉隔距由8 mm×23.5mm×27 mm减小到7 mm×21 mm×27 mm,后区牵伸倍数由1.35倍减小到1.28倍,粗纱条干CV值由4.8%下降到4.2%。可见方案2比方案1粗纱条干大为改善。
3.6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细纱的工艺配置也是非常重要,合理选用钢领、钢丝圈、胶辊的硬度等,对降低成纱毛羽、减少细纱断头、提高条干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罗拉隔距的大小、牵伸倍数的分配对成纱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对细纱工序的工艺作了调整,将罗拉隔距由18.5 mm×35 mm调整为17.5 mm×36 mm,后区牵伸倍数由1.32倍调为1.23倍。工艺调整后成纱质量对比如下。

    工艺调整后,细纱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有利于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如果后区牵伸过小,就会增加主牵伸区的负荷,容易有“出硬头”现象发生。所以在牵伸分配时,应该考虑主牵伸区的牵伸能力,在主牵伸能力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小后区牵伸,才能起到降低条干水平的作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成纱条干得不到改善,而且还会造成细纱断头多。
    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筒速度控制在1300 m/min,速度过快,毛羽增加迅速,槽筒速度与毛羽增加成正比。所以在考虑产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槽筒速度,可减少毛羽的增加。
4结束语
    天然彩色棉目前还属于新型纺纱原料,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天然彩色棉的生产量还不是太大,所以天然彩色棉的纺纱技术还是一门新技术。由于天然彩色棉的一些特殊性,其加工方法与本色棉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在以后的纺纱过程中还应不断摸索,多做试验,合理配置工艺,这样才能使天然彩色棉品种的质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成为纺织技术精英,注册纺织人才网
找纺织人才,来纺织人才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