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肚纱在花式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大肚也越做越粗,应用设备也越来越广。但是各种不同设备生产的大肚纱各有不同的风格,一般很少有人从这方面去研究,本文将就我们多年从事花式线开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以促进我国的花式线事业更好地发展。
1 棉纺细纱机改造生产大肚纱
这类大肚纱不用芯线和包线,由细纱机上一次纺成。设备改造非常简单,采用电磁离合器使前罗拉间隙停动,即能生产大肚纱。但是这类大肚纱不能纺得太粗,平均支数在6英支左右(97tex),过大钢丝圈不易通过。这类大肚纱大多用于花式线中做波形线或通过段染做花式线的包线,也有的用于做结子状的绳绒线。
2 花式捻线机生产大肚纱
2.1 有芯线和包线的大肚纱
这类大肚纱生产最简单,用粗纱经过中后罗拉间隙超喂而生成大肚纱,经前罗拉输出与芯线汇合再进人空心锭杆加上包线,这种大肚纱可以一次成形,而且包线在大肚和细节处捻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这种大肚纱手感比较粗硬。如果饰线和芯线有一定的超喂比,也可一次形成波形大肚纱,但是不能纺得太粗,一般在1.5Nm左右。
2.2 只有包线没有芯线的大肚纱
这类大肚纱也是通过粗纱经中后罗拉间隙超喂,通过前罗拉直接进入空心锭管,使从加捻钩到前罗拉出口处一段纱形成假捻,通过加捻钩使纤维退捻而成平行状,由于没有芯线,纤维完全靠包线固定,和平行纺纱原理一样,纤维完全靠包线固定而产生强力。
2.3 既无芯线也无包线的大肚纱
这类大肚纱一般不经过空心锭管,直接由环锭加捻,它的原理和细纱机纺大肚纱一样。但是由于前罗拉到环锭一段比较长,所以开始纺纱时必须加引线,这根线由前罗拉后边进入与牵伸后的纤维束重合共同出前罗拉,作为牵伸后纤维的依附体进入环锭进行加捻,当捻度达到正常后即可把它剪断,这时由牵伸后的纤维由于加捻使纤维相互扭合而产生强力,但是接头时较为困难,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大面积生产。
用空心锭做大肚纱主要有二大缺点:
(1)空心锭做的大肚纱由于包线是均匀包在大肚纱和细节上,而且包线有一定张力,所以在大肚处由于包线捻度较大而且紧,所以这种大肚纱蓬松度差,手感较硬。
(2)由于空心锭管内孔大都为7mm所以用空心锭做大肚纱时不能纺得太粗,一般在1.5Nm(667tex)左右。
3 B465毛纺粗纱机改造生产大肚纱
这套装置是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它的主要原理是采用中后罗拉变速,从而改变牵伸倍数而生成大肚。其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前罗拉和中后罗拉同步的问题,其次是用点动开关打慢车的问题,否则无法正常生产。用这种方法可生产特粗的大肚纱0.5Nm(2000tex)左右,但这种大肚纱由于捻度较小,所以必须另加包线,一般可在B643绒线合股机上加包线,加包线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单向包,另一种是交叉包。
3.1 单包
如大肚纱为90捻/米Z向,包线用90捻/米S向,刚好把粗纱的捻度退尽而且包纱的捻度在平线部分大,在大肚部分小,所以这种大肚纱特别蓬松。
3.2 交叉包
即用两根包线正反向包。如原来大肚纱为90捻/米Z向,则头道包线时用180捻/米S向,使大肚纱把原来90捻/米Z向退尽了又加上90捻/米S向。然后再加一根包线用90捻/米Z向,这样使大肚纱后加的90捻/米S向退尽,这样大肚处没有捻度纤维成平行状外而交叉包了两根包线,使在后加工时纤维不会发毛。
4 利用B593绒线细纱机生产大肚纱
目前一般的改造是用变频电机控制后罗拉超喂,但是胶木导条器槽太狭,当后罗拉超喂时毛条很容易跑到槽外面来,所以目前有些厂把胶木导轮槽子放宽,同时在旁边另加二条狭槽,如做双色大肚纱时使两粗纱分别通过两条槽,可避免颜色相互覆盖使衣片产生色档。我们的改造是采用中后罗拉同时超喂,这样既避免毛条在突然超喂时跳出胶木槽,而且由于前区隔距很小,也能做成纯棉大肚纱。众所周知,大肚的长度不能短于纤维长度,因此要做短而粗的大肚只能用棉型纤维,才能做出既适合长纤维也适合短纤维的大肚纱。
利用B593改造生产的大肚纱可以既不用芯线也不用包线,所以这种大肚纱另有一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