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出口服装被召回的中国式应对

    我国服装出口经历了从配额限制、反倾销到技术壁垒、“特保”等沟沟坎坎之后,如今又面临着屡遭召回的窘境。频繁的召回和警告已经使国内相关服装出口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经济寒冬里不啻于雪上加霜。
    在上述情境下,国内出口服装业面临的已不仅仅是能否赢利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幽灵仍盘旋未去的当下,我们在继续保持服装出口份额的同时,服装出口亦应避免召回事件的频繁发生,以维护“中国制造”的尊严。
    但在出口服装被召回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核心的内容,即什么是服装屡遭召回的主因?惯常的观点是国内服装在质量和安全性上达不到输入国标准。但这也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事实上,质量或安全问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我国出口企业与输入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一问题经过层层演化,最终造成目前的窘境。
    服装出口深陷召回“泥沼”
    近年来,我国出口服装一直深陷召回的窘境。进入2009年,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全球蔓延,被召回的尴尬愈发令人不安和恐惧。
    其实,所谓召回是指将流入市场中的缺陷商品从流通市场和终端用户手中回收的行为,而只要产品存在可能引发消费者健康、安全问题的都可被召回。
    目前,由于各国召回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召回涉及国家的范围不断扩大,召回引起的损失也不断扩大,这引起了国际市场、特别是产品出口国家的广泛关注。在这些国家中,随着其国民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纺织品服装的安全消费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对纺织品服装的召回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此外,更应该注意到,我国出口服装的召回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前5个月,欧盟宣布召回的92项纺织服装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据了65个名额,同比增长高达442%。其中,5月份欧盟共宣布召回18项纺织服装产品,其中产自中国的产品占据了13项,占全部召回纺织服装产品的72%。
    在被欧盟召回的13项国产纺织服装产品中,有12项是由于存在伤害危险,80%以上是因为小部件和绳带不符合要求,特别是装饰性的绳子,存在造成儿童窒息的危险。
    事实上,欧美等国早已分别对婴幼儿服装制定了各类严格的法规对此进行监管。如欧盟的EN14682,就要求固定在服装上的环绳/线圈收紧后,在服装上突出的周长不能超过7.5cm;环绳/线圈平放时,在服装上固定的两点间的突出长度不能超过7.5cm;0~7岁(身高134cm以下)儿童服装头部和颈部区域,不允许有任何束带或绳索;可调节搭襻的长度不超过7.5cm等。而这些标准,国内部分服装出口企业竟不知晓,而一味按照自己的标准生产得不亦乐乎,最终落得个产品召回的下场也就在情理之中。
    屡遭召回已非技术问题
    中国出口服装屡被欧盟、美国、日本勒令召回,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及形象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对召回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出口服装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二是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某些检测机构检测的数据不准确,导致了有关方面判断中国的产品不合格;三是有些产品两个国家执行的标准不同,对产品的质量界定存在着差异。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制造”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已在近年取得明显提升。那么,造成所谓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到底又是什么?
    对此,中国外经贸大学中国、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俞雄飞认为,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被频繁召回,质量和安全并非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充分。“欧盟对于进口的纺织服装类产品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政策。甚至一个商标不够规范,一粒纽扣的重金属超标都有可能成为被召回的原因。我国生产企业往往盲目按照设计方提供的设计进行生产,而对于进口方的贸易法规却并不了解,造成了‘设计’与‘生产’相符,却与法规‘脱钩’的现象,使得召回事件发生。”他说。
    因此,可以说,情势演变到今天,中国出口服装屡遭通报和召回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质量安全问题或技术问题,这两者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主要问题,问题的症结已经偏向于信息沟通和信息同步的层面。
     政企携手顺畅信息沟通机制
    与输入国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需要我国政府与服装出口企业的共同努力,靠政府或出口企业的单方面努力并不能解决中国服装出口在信息沟通和信息同步方面的所有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针对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的情况,政府应积极开展与WTO国家之间的对话磋商,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把具有中国国情特点服装名品等纳入国际标准,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中国的意见和要求,以提高中国商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方面有必要主动邀请国外有关外贸主管部门的官员来华考察,注重与国外政府、尤其是进行召回调查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双边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双方的磋商、沟通与交流,尽可能事先解决双方在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缓解或减少双方在贸易上的摩擦。
    当然,要避免产品召回事件的发生,服装出口企业首先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产品的检验,监控好产品原料的来源,降低人为因素影响产品质量事件的发生率。另外品牌建设也很重要,要坚持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企业如果不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打价格战来占领国内外市场,是绝对行不通的。 (中国纺织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