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正确把握纺织工业投资方向审慎扩充规模

   年中时分,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特征愈加明显,纺织经济也呈现出整体企稳的态势。这无疑将对纺织工业下半年的投资产生积极影响,促进纺织工业投资健康有序地顺利进行。
    行业投资增速逐月回升
    由于受到纺织工业经济运行逐月向好、赢利水平有所回升等因素的鼓舞,今年上半年纺织企业对投资前景的信心逐渐恢复。加之受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使得纺织行业的投资增速较年初大幅增加。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近日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6月,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47.79亿元,同比增长6.3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7.89个百分点,但较今年1~5月投资增速继续加快0.65个百分点,也是今年3月以来持续第4个月回升。从时间段上看,今年我国纺织投资增速,1~2月为 -9.78%,1~3月为 -2.05%,1~4月为1.61%,1~5月为 5.70%,1~6月为 6.35%。 从代表行业未来投资需求的新开工项目数来看,1~6月份的新开工项目数为3930个,同比增长22.05%,对纺织行业的投资依然活跃,投资步伐仍在加快。从投资区域看,苏鲁冀豫浙赣的投资额合计,占到全国总投资的64.34%。其中,苏鲁冀三省的实际完成投资占全国投资的近4成。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纺织工业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加快的势头,也充分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
    关注未来投资格局变化
    纺织行业投资信心的逐渐恢复,虽然为下半年我国纺织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综观下半年形势,我们依然不能过于乐观。因为纺织行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平衡,风险依然存在。从国际上看,欧、美、日经济与贸易还未走出谷底,消费热情尚在恢复。从国内情况看,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加上部分外贸企业转向内销,市场压力还将加大。即使如此,国内各种资源价格还在恢复性上行,价格因素最终将导致企业压力加大。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对纺织行业的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从棉纺行业看,截至5月底,棉纺织业累计完成投资248.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3%。预计下半年东部投资仍然处于下降的态势,其所占比例也将进一步减少,中部和西部的投资仍将有所增加。随着国家投资政策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新疆的棉纺行业和化纤行业的投资也在逐步提高,进入下半年这一势头还将继续保持。
    从服装行业看,今年以来的投资特点是投资建厂降温,投资技术改造和投资营销渠道建设升温。目前,服装行业对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再建扩建项目投资极为审慎,而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的技术改造投资,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见效快的优势而受到欢迎。同时,服装企业对自建店投资持续升温,有实力的品牌企业都希望提高对销售渠道的自控能力,因此纷纷投资或将现有渠道收归自有,或通过增加自建店和配货中心来提高自有营销渠道比重,使自建渠道投资成为一大热门。
    今年以来,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明显下降。外资对服装行业实体投资快速缩减或意味着外商将逐渐退出服装加工领域,外商在我国服装产业链中的角色和作用面临转型。预计下半年,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服装业还将进一步减少,而国内投资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投资方向紧扣调整升级
    近期,商业银行年中工作会议落幕,预计下半年总信贷规模在3万亿元以上。这对于行业投资来讲,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
在行业投资增速回升的形势下,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逐渐增加的投资来说,重要的是把握好投资方向,按照纺织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重点要投向产业升级项目,而绝不能再走扩充产能的老路。
    多年来,纺织行业已经意识到并注意防止产能过剩问题,但我们现在还有230万吨的化纤落后产能。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国内外化纤市场需求下降、下游企业出口受阻、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化纤业总体上也呈现产销全面减速、赢利能力明显下滑的运行态势。对于化纤行业来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在棉纺行业所增加的投资中,河南郑州棉纺业在向市外搬迁过程中,不仅加大了对旧设备的淘汰力度,还增加了新的技术装备,对生产线进行了必要的填平补齐;在新疆,受国家政策支持,新疆地区和内地企业都加大了投资力度,一批新的棉纺企业和化纤企业纷纷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改变新疆单纯原料输出的局面,并可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纺织行业关停的主要是一些制衣厂、服装厂,属于纺织产业链的下游,处于产业中端的纺织企业和纺织产能并没有出现较大的调整。
    我们还应当看到,当前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是企业主动减产的少,政府压产能的呼声高。由于纺织业内各环节之间极具关联性,很难准确地判断哪个部分的产能过剩了,所以很难进行比较具体的调节。因此,在投资过程中,要避免对热门行业、过剩产品的投资,以减少浪费,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纺织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