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年二季度经济述评: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持续增长


  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经济,今年上半年又呈现出速度快、效益高的发展势头,并为全年GDP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持续增长正由预期变为现实。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纵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无论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口,还是企业利润,都可以得出快速增长的结论。

  一是工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产品出口增速较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2859亿元,同比增长21.7%。

  三是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在我们乐观地看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上半年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高耗能行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上半年,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高出整个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可比价增加值的比重已由去年上半年的31.3%上升到31.7%。

  分行业看,上半年,钢铁、建材和化工同比分别增长25%、24.4%和21.3%,有色、电力和石油加工及炼焦分别增长19.1%、15.2%和11.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有色行业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其余5个行业增速均在加快。其中钢铁加快幅度最大,达8.7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及炼焦和电力分别加快4.9和3个百分点,建材和化工分别加快2.3和1.5个百分点。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讲,从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看,转变增长方式任重道远,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 三大因素推波助澜

  探究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的原因,三大因素起主导作用。

  其一,从规律性的发展背景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以重化工业强劲增长为主导的特征非常明显。重工业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还在继续增长。

  其二,高耗能行业的利润空间大。1-5月份,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利润300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的33.3%,同比增长1.2倍,比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高77.9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行业实现利润771亿元,同比增长1.2倍;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56亿元,增长70.1%;化工行业实现利润617亿元,增长69.4%;电力行业实现利润626亿元,增长60.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389亿元,增长29.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净亏损199亿元转为盈利343亿元。石油加工及炼焦、钢铁、化工、电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五大行业占据了新增利润的前5位,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丰厚的利润必定吸引资金、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向这些行业集中。

  其三,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从主要产品看,高耗能产品增长率依然可观。如,粗钢、钢材、铁合金、铝材、氧化铝分别增长18.9%、23.9%、35.3%、40.9%、58.1%。再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出口情况,上半年,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631.6亿元,同比增长38.6%,比去年同期加快23.9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6.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和钢铁行业加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8.8%、31%和79.7%,增幅分别加快34.9、15.9和76.9个百分点。从产销情况看,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品销售率仍高达96.9%-99.6%。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企业家认为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和出口订单指数同步上扬,分别达到12.9%和9.7%的历史高点。预计下季度国内订单“饱满”的企业家占比达19.2%,预期出口订单“增加”的占比达15.7%,均为近10年来的最高。

  在目前这种格局下,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趋势将保持一定的惯性。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使得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在整个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一季度的50.8%,进一步上升到目前的51.9%,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

  节能减排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增长将逐步摆脱过分依赖高耗能行业发展的格局。

  有关部门重拳频出 调控“组合拳”效应初显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时就已指出,要把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

  决策层决心已下,有关部门重拳频出。

  4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电监会联合明令指出,4月底前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停止执行一些地区自行出台的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再度重申必须综合采取经济、法律手段,辅助以必要的行政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随后,国家财税部门相继调整了有关“两高”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和关税税率。自7月1日起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和范围均为空前,被列入调整“名单”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发文提出,限制银行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中央和地方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调控措施后,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今年前5个月,“两高”行业的贷款已呈逐步下降趋势。部分高耗能行业的增速也已开始回落,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钢铁行业增速回落4.4个百分点,有色行业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来自诸多方面的信息表明,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预计下半年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增速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尤其是出口退税大幅调低、加征关税之后,出口成本明显增加,将直接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形成有力遏制,预计年内工业企业盈利增幅也将适度回落。

   在积极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调控下,在“下更大决心、用更大力气”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大环境中,我们充满信心地预期,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将会又好又快。(中国信息报社)(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