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蓝白的悠远意境——从贵州蜡染中理解色彩

  杨源
  北京市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充满幻想与希望;也是大海的颜色,孕育了最初的生命。在色谱中,蓝色是冷色调,于冷静中多了几分感性,令人安静并放松。湖蓝色平缓的水面,充满庄重的沉思;蓝色深远而博大,紫蓝色深邃的夜空,神秘而遥不可攀。

  白色是白云的颜色,象征纯洁和智慧;也是白雪的颜色,保护严冬中的幼苗。白色高贵优雅、端庄大方,并给人以略显冷峻的感觉。白色属于中性色调,它也代表着公正,并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与任何色彩都能和睦相处,经它的搭配,过于强烈的色彩力量得以化解,而模糊的色彩语言得到增强。

  白色与蓝色的相处,使二者都相得益彰。纯净的蓝色和白色应该出自塞北的冰雪大地,出自边陲的静谧湖水。蓝与白的结合,朴素大方,和谐生动,对比鲜明,不像对比强烈的黑白搭配所呈现出的冷漠和肃杀感,它透出一种清新而温和的气质。蓝白的悠远意境既能见于高原的晴朗天空和大漠的浩瀚星空,也能见于云贵的蜡染和江南的夹缬花布。

  蓝与白是构成蜡染的灵魂。蓝色是染上的色,白色是本色布留白,可以说,只需一种简单的染料—靛蓝,与蜂蜡和巧手一起,便产生了蓝白交融、变换迷离的效果。

  靛蓝的颜色取自蓝靛,这种植物仿佛天生是为了表现蓝色的丰富性,它是蓝色的精灵,能将蓝色的变化——浅蓝、蓝绿、天蓝、蓝紫一一展现,而且蓝靛染的衣服耐洗耐晒、不易退色,还能对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烂疮等皮肤疾病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利用蓝靛多次染色可逐渐加深的特点,许多蜡染作品采用二次染或多次染来达到色彩层次上的变化。如贵州麻江的绕家蜡染为二次染,其先将白布染成蓝色,然后在蓝色的布上点蜡画花,再经靛染,成品是深蓝的底子上布满蓝色花纹、色彩含蓄而柔和的蜡染花布。绕家的图案属于比较抽象的类型,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花草变形而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图案为“叶子花”,这是流传了很久的古老图案。黔西的蜡染也是二次或多次染。在白布上点蜡,然后浸染,得到浅蓝色,不用退蜡,然后在浅蓝色上再次点蜡,浅蓝和白色部分封住的蜡形成图案,再次浸染,获得深蓝色,煮去蜡后,就呈现出白、浅蓝、深蓝层次丰富的蜡染布,根据喜好,层次还可增加。黔西蜡染流畅抽象,线条如同大海翻卷的浪涛,图案多为抽象的花叶鱼鸟变形,飘逸如流云,酣畅似草书,充满生命的激情。

  点蜡技巧和工具的变化也能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如贵州岜沙的蜡染极为朴素,工具也很原始,用枫树的树液——枫香来作防染剂,用削成一毫米粗细、二十余厘米长的竹条或者在鹅毛中间贯穿发丝作笔来点蜡,长线条用竹条,短线用鹅毛笔。岜沙蜡染用简单的线条也能显示出热情奔放的活力,线条略有粗细变化,透出手工制作的印记,类似于彩陶时代留给人们的遐想。尤其是在密密的百褶裙上,褶裥使线条呈现光影的变化,透过斑驳的白点感受排列整齐的线条,仿佛点彩派绘画的原理,有种迷幻的效果。

  大多数地区蜡染是用蜡刀,蜡刀的大小决定了图案的风格,同样影响了画面的整体色彩。贵州榕江的蜡染的蜡刀较大,因此风格较为粗犷,蜡染图案比较具象,略显程式化,块面很少,多为粗细均匀的长线条,纹样大胆变形夸张,极富有想象力。这些由长线勾勒的图像映衬着深蓝或藏蓝的底色,如夜空繁星,古朴而神秘。

  稍为细密一些的图案必须使用较小的蜡刀,如贵州六枝蜡染,其图案密集、富有韵律感。因为线条排布紧密均匀,显得纹样中蓝白色比例差不多,线条饱满流畅,曲线较多,粗一些的线形成块面,细线和小点穿插其中,好像一些无形的纽带,照应了整体的布局。图案多为蝴蝶花草和几何纹,因其设计高妙,显得既具象又抽象,以具象之外廓配抽象之内容,密而不乱,多而不杂。这类蜡染所染蓝色多为天蓝或深蓝,与白色相配,顿显清新脱俗的魅力。

  最精致的是贵州织金蜡染,图案以纤细著称,虽然纹样元素简单,但经过苗族妇女们的随意组合,就变得意趣横生,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像石榴,像鱼子,像繁花,像涌动着的生命的浪潮。纤密繁杂的细曲线外围配以均匀厚重的粗直线,形成鲜明对比,动静结合。织金蜡染有时还加以刺绣点缀,以鲜艳的红、黄丝线绣出放射状花纹,只需寥寥几针,便表现出无穷的韵味,与蓝色漩涡状的曲线相衬,像瑰丽而神奇的宇宙。织金蜡染的底色为藏蓝,令纤细的白色线条清晰可见,于简单的图案之中透着深邃的意境。

  蜡染工艺生长于民间,服务于大众,它的产生、存在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尽管工序复杂,耗时耗力,但它具有显著的优点——工具简单、制作方便、就地取材,足以使它在云贵州山村落地生根,绵延千年。朴实的苗家女子利用零星时间持续制作,诞生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蜡染技艺也因此世代相传。蜡染给深山中的苗族妇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挥洒她们的创作热情,展示她们的灵感才艺,在蓝与白之间,感受生命价值的实现。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