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化纤、面料企业形成亲密产业链 关注下游之变

    当产业链各环节同时遭受巨大冲击的时候,一些细微的变化必然会发生。例如,处于化纤产业下游的面料企业,不论在生产经营方向上,还是在与上下游的协作程度上,也在审时度势地进行着改变。
  “亲密”的产业链
  就在前段时间,江苏恒力集团迎来了其下游的一家合作伙伴——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双方高层就有关情况进行了交流,并积极探讨下一步的合作。当记者问及天圣控股的有关人士,对恒力这个伙伴作何评价时,这位人士赞扬道:“他们的产品品质有保障,并能满足我们不断调整的需求。”
  与单独从事面料生产的企业相比,天圣控股具备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它是一家集化纤制造、织造印染、毛纺织、房地产开发、贸易及投资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具备年产化纤40万吨、各类中高档化纤面料1.9亿米、染整印花1.8亿米及中高档羊绒面料1000万米的生产能力。
  在天圣控股与恒力进行上下游交流的时候,被赋予“国家防寒服面料开发基地”的江苏向兴集团也正在与上游的化纤人士进行着“亲密接触”。不过,他们的方式是邀请著名的化纤工程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莅临指导。同时,他们正在与韩国晓星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发锦、涤复合纱等上游原料。
  此刻,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正变得日益紧密起来。
  不同的“专一”
  虽然涉足多元化的业务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产业链环节,但在企业某研发负责人眼中,天圣是“专一”的。这个专一,既包括天圣对原料的选择,也包括其面料的应用领域。除了几年前新增的毛纺业务,天圣几乎全部以化纤产品作为原料,尤其以涤纶产品为主。而天圣生产的面料,95%用于服装和家纺领域。
  从被采访对象的话语中,记者还听出了天圣集团的另一个“专一”——对功能性面料开发比例的专一。一直以来,天圣集团都在开发抗静电、阻燃等功能性产品,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们将这个比例始终控制在一个范围,用这位负责人的话说:“企业只靠新奇的产品不可能做大做强,质量过硬的常规产品始终还是企业的顶梁柱。”
  而向兴集团的“专一”则体现在对面料功能的开发上。向兴集团是“国家防寒服面料开发基地”,专业生产休闲时尚防寒服、棉服、风衣、茄克、运动装、家纺等中高档面料,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防寒服面料第一品牌”。
  向兴集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各种概念新颖的新型纤维,他们更愿意使用经过改性的传统纤维,如涤纶、锦纶等。在他们的防寒服面料中,涤纶和锦纶的使用比例几乎各占50%。为了得到差异化的产品,他们在原料的处理、面料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具有记忆功能的新型聚酯纤维,PTT纤维引起了向兴集团的关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之后,他们发现该纤维具有质量不稳定的缺陷,而且染色问题比较难于解决,因此他们将其产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不过,“专一”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这些“专一”的企业也会快速反应。比如在产业用纺织品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面料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前期准备,希望在产业用领域分得一杯羹。
  “内外”的选择
  化纤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感到巨大压力,与国内外需求的不景气有很大关系。而作为化纤下游的面料企业,可能更早于化纤企业感受到需求不畅的冲击。在金融风暴的猛烈冲击下,企业对于外贸还是内销、高端还是低端的矛盾话题进行了重新考量。
  “成为国际化纤面料的合格竞争者”,从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的这一五年整体战略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福华织造绝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而企业巩固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的突破口,就是新产品开发,尤其是锦纶高端产品的开发。
  今年6月,福华织造第三次当选“锦纶面料研发基地”。作为致力于化纤面料的研发与生产、高档织物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加工的企业,福华织造在江苏、浙江都有大型织造基地,可年产高档化纤面料3亿米。企业正积极打造锦纶、氨纶染色自主品牌。
  为了使产品开发更有针对性,企业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研讨会,掌握最新的流行信息和未来两年内纺织品面料的流行趋势。在国内外各种专业纺织品面料展上,与上游园料供应商、下游采购商和客户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是福华了解客户需求和最新市场信息的有效途径,这也使其真正做到以需求为产品开发导向。
  相比之下,以开发防寒服面料为主业的向兴集团显得稍微“保守”一些。尤其是在今年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他们更愿意踏实地稳固国内市场。该集团负责人坦言,现在面料产品的价格空间十分有限,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其和较为挑剔的外国客人打交道,还不如供应产品给国内同胞们。“以防寒服面料的主要原料锦纶为例,锦纶66比锦纶6的价格高出一截,但生产出的面料价格差异并不大。现在很多国外客户要求我们使用锦纶66,国内客户在这方面倒无所谓。”这位负责人的话,道出了部分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心声。向兴集团出口的产品多为差别化涤纶、锦纶面料。
  天圣控股在内外销方面可谓两头不误。在前不久刚刚评出的“2008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100强企业”名单中,天圣控股集团位列13。“在内外销方面,我们的产品定位不太一样。目前内销以中高档化纤面料为主,外贸则更注重以量取胜。”天圣控股的有关人士在对具有渠道、管理优势,没有受到金融风暴太大冲击的外贸市场感到欣慰的同时,又对这种以量取胜的现状表示了担忧。“这是中国出口产品整体状况的一种微观反映,但我们希望今后能逐渐改变这个特点。”这位人士说。同时,她希望上游化纤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考虑其产业化的可行性,为下游企业预留升值空间,尽量避免有头无尾的局面。(中国纺织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