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似乎已经无可置疑!打开电视机,古装的电视连续剧绝对不止一个电视台在热播;走进任何服装卖场,无论是优雅高级的五星级宾馆,还是人潮拥挤的服装市场,中式服装的样式总会滑过眼帘。可是,总有一些遗憾荡漾在心里,那些看起来甩不掉土气的衣服,总有种出土文物般的陈旧感,和光鲜的时代背景相比,这些所谓民族化的服饰,仿佛就是多拥有了一些对历史的追忆。
这样的感觉还好接受,倒是当年随之而起的中式流行热让大家啼笑皆非!那一年,“唐装”的兴起,转眼间风靡了大街小巷,那时,连街头的地摊上都有抄袭的劣质手工唐装。民族服饰的概念,似乎把“满汉全席”做成了“小吃”,基于这个念头,唐装爱好者们大多数也很快失去了热情。于是,国际流行趋势又再次占领了服装市场,“进口时尚”仍旧成为服装卖场的主流。
2004年,“巴黎时装周”的闭幕式上终于有了第一个华裔设计师的作品,许茗的中式服装征服了这场闭幕式的那些“世界名人组织”的组织者,从来没有华裔设计师参加的“巴黎时装周”的闭幕式上,也终于有了“中国制造”的记录。
更令人惊讶的是,“巴黎时装周”闭幕式的组织者,竟然是通过法国的中国大使馆找到许茗的。“我很幸运,因为时装周的闭幕式不同于其它的‘秀’,它是有主题的晚会形式的表演,参加者的作品也要符合主题的大环境,这些作品的表演者也不是一般的模特,她们来自电影、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领域。”
“巴黎时装周”闭幕式之后,许茗也随着这场盛事登上了法国著名杂志《巴黎竞赛》,成了这本杂志上第一个被报道的中国人。“我并不觉得自己真的象他们说得那么好,也许是我的民族情结打动了他们吧!也有其他的中国设计师与他们联络过,那些人的作品也很优秀。可能常年在法国生活的我,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有了另一种眺望和期盼的情感,也对法国人的审美有了一些了解,所以组织者才对我的作品感到比较满意吧!”
许茗的谦虚透着中国人的古老传统,但是她的一句很不经意的话,却令我想了很久:法国人十分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他们每年的庆祝活动中就能看得出来,所以他们也很尊重其它国家的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表达。
文化的相互传递,说明了世界在缩短距离,“国际化”说了这么多年,说得其实就是民族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前不久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来自意大利的休闲服品牌FREEPRIDE的总裁曾经说过:我们卖的不是品牌,而是一种休闲文化。离开文化,任何艺术都是纸上谈兵,而文化的传播方式中,没有哪一种能够比得上服饰文化的优势。
  许茗参加了“巴黎时装周”闭幕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出口是成功的,或许,中国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服饰文化的特色,因此,我们也无需艳羡炫目的“进口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