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型纤维、性能、原料选配、工艺特点
0、前 言
云竹、天丝、棉均为绿色环保纤维,云竹、天丝为新型、时尚纤维,而棉纤维则是传统天然纤维,三种纤维均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能,但又各有其特点,云竹具有柔软、亮丽、天然抗菌之功能,但纤维强力较低,纺高支纱织造难度大;天丝纤维光泽好,强力也高,刚性好,但纤维成本高;棉纤维虽然没有云竹、天丝的华丽,但具有天然卷曲,并具有独特的胞壁、中腔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纤维抱和性能和良好的手感饱满风格。用这三种纤维混纺织造成布,既具有云竹纤维的柔软、抗菌;又具有天丝纤维的丝光、骨感;同时还具有棉纤维的丰满,达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舒适的手感反应并且具有天然的抗菌环保作用,既充分发挥了三种纤维的优良性能,又相互弥补了性能的不足。我厂用该三种纤维生产的9.7tex纱织成的9.7/9.7 787.5/362*2 310缎格布在2006年全国棉纺(色)织、印染产品开发年会上获得优秀设计奖。
1 纤维性能及分析
1.1纤维性能
由于9.7tex纱支较细,在选择纤维时,云竹和天丝均选用较细的1.33dtex*38mm规格。各纤维性能检测如下表。

1.2 混纺比的确定
三种纤维混纺,各纤维混纺比确定多少效果最好?据有关资料表明,云竹纤维含量在70%级以上抗菌、抑菌效果最好,所以首先确定云竹占70%,为达到较好的丝光和骨感效果选用20%的天丝,另用10%的原棉作补充,以增加纤维抱合力和手感丰满度。
2 纺纱工艺及特点
2.1 工艺流程
由于云竹和天丝属于化学纤维,与棉纤维相比较,云竹和天丝在含杂、含短绒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在生产时宜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云竹和天丝侧重于开松、混合、均匀,棉纤维侧重于除杂、除短绒。云竹和天丝按比例在棉台混棉,制成混合条,在并条工段与棉混并;棉纤维通过清、梳、精梳后在并条工段与混合条进行混并。流程如下:
云竹和天丝:A002D抓棉机→A006B混棉机→A036C开棉机→A092给棉机→A076C成卷机→A186D梳棉机→混合条
棉:A002D抓棉机→A006B混棉机→A036C开棉机→A092给棉机→A076C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34条卷机→FA344并卷机→FA266精梳机→精梳棉条
混合条与精梳棉条:FA311并条机(三道并合)→A454粗纱机→FA506细纱机→21C自动络筒机
2.2 清棉工序:
由于云竹、天丝纤维是化学纤维,长度整齐度好,几乎无短绒无杂质,在清花工序要多松少排,薄层快喂;又由于竹纤维强力低,要尽量缩短流程,因此,清花工序少用打击方式减少纤维损伤,不强调除杂,应控制落物,少排多回收。清花主要工艺配置如下:
A002D抓棉打手速度为975转/分;抓棉机运转效率90%以上;A036C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打手速度为400转/分;给棉罗拉速度根据运转效率达90%以上速度确定为69转/分,以保证多松少打;A076野人头加压采用电子加压,压力大小比纺棉高15%左右。棉卷定量为390g/m,棉卷长度30.6m。棉卷质量指标:不匀率1.0%,棉卷伸长率0.8%。
2.3 梳棉工序:
对于云竹/天丝纤维,为防止损伤纤维,造成短绒,锡林速度采用330转/分,刺辊速度采用660转/分,盖板速度81mm/min;由于竹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棉网中纤维间的抱合力小,在棉网不松坠的前提下,张力牵伸以偏小掌握为宜(一般为1.085倍),梳棉梳理隔距要适中,过大梳理效果不好且盖板花多,过小易损伤纤维,(参考设置:12、11、10、10、11英丝)。为减少纤维损失,除尘刀采用高刀、大角度,便于纤维回收,设置为角度100°,高低位置+3mm。梳棉针布的配备:锡林针布选用矮齿工作角适中的2030*1550,适当增加握持,减少纤维充塞;盖板针布选用JPT-32稀密针布,适度梳理。棉条定量为22g/5m。质量情况:条干不匀3.36%,生条结杂0粒/克。
棉纤维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精梳条。
2.4 并条工序:
为使原料充分混合,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合,头并采用8根并合,棉条居中放置,二、三并采用7根并和,一方面避免纤维条重叠,另一方面减少牵伸倍数,防止纤维熟烂。牵伸分配上头道并条已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7倍,降低纤维中的弯钩纤维,二、三道并条采用1.3倍的后区牵伸,降低条干均匀度。摇架加压采用最大档,确保纤维的牵伸稳定,提高条干均匀度。由于纤维整齐度好,纤维较长,为防止纤维拉断,罗拉隔距应适当放大,在FA311并条机上采用10*10*20的罗拉隔距。同时要保持通道部分光洁控制毛条。并条定量为头并19.8g/5m,二并17.6 g/5m,末并16.8g/5m。质量指标:末并条干2.86%,重量不匀率0.42%。
2.5 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生产较为顺利,粗纱伸长要控制适当,采用较小的张力减少意外伸长。竹纤维和棉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小,粗纱捻系数易偏大掌握,但天丝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大,纤维间相对难以滑动,捻系数易偏小掌握,综合三种纤维性能,捻系数设置为83。罗拉隔距偏大掌握,进一步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改善条干,设置为23*45,锭速不易过高在FA454上设置为500转/分,重量3.70g/10m。质量指标:条干不匀率4.62%,重量不匀率1.1%,伸长率1.5%。
2.6 细纱工序:
云竹纤维和天丝纤维在细纱工序成纱毛羽均高,故应着重控制毛羽的产生。一方面控制好环境温湿度,其中湿度影响较大。干燥的环境毛羽和飞花增加,相对湿度过低纤维易粘皮辊皮圈,一般控制在温度27±3℃,相对湿度55±3%;另一方面合理选用纺砖器材和合理的工艺配置。纲领钢丝圈的配置尤为重要,钢丝圈易选用重心较高通道较为畅通,开口较小,摩擦力小,钢丝圈断面交圆润的钢丝圈,我厂选用OSS7/0配自润滑第二代亚光钢领。工艺配置上细纱捻系数要偏大掌握,设计为400,以保持纤维间的紧密度,减少毛羽。
生产该品种胶辊硬度的选择不易过低,否则会造成胶辊损伤较多,在70±2度时效果较好,纤维既不缠胶辊,成纱条干影响也不明显,胶辊损伤也少。
其它工艺配置与质量指标:罗拉隔距:18*25(V牵),后区牵伸倍数:1.18
质量情况:9.7tex

生产过程中,该产品特别容易磨毛和碰断,且卷装较紧,在络筒张力要偏小掌握,接压加压气压设置也要偏小掌握,络纱通道要求光洁,断纱自停抬臂要灵活,防止断头后筒子与槽筒摩擦造成磨烂。络纱速度控制在800m/min左右。络纱接头质量也是关键,对整经和织造均有影响,接头参数的设置要适当,以保证接头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同时接头强力要求达原纱85%以上。参数设置为:解捻气压:0.56Mpa;加捻气压:0.53Mpa;加捻时间:0.08s;接头长度:3cm。
3 结束语
云竹纤维和天丝纤维均为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但由于各有其独特的纺纱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各工序关键点,云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和时,应注意混合均匀和混纺比的准确,称量操作一定要准确,避免黄白,影响后工序染色出现色差;另生产过程中重点在于减少纤维损伤确保成纱强力,控制毛羽的产生。整个生产过程保持低速生产,同时要加强生产过程操作管理和产品防护,防止毛条和纱条磨损增加断头,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