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武大博士生倡议启用“中国式学位服”

  “我希望毕业时能穿上‘中国式学位服’。”10日,武汉大学博士生叶茂向记者展示他设计的“中国式学位服”,希望这套具有传统特色的服饰能替代目前的西式学位服。

  记者拿着叶茂设计的图样,在武汉几所高校随机调查,结果是,超过六成学生认为这套学位服“很好看”、“值得尝试”。

  叶茂是一位“汉服”爱好者,他和网友共同设计的“中国式学位服”是以汉服为蓝本,由学位冠、学位缨、学位领、学位礼服、礼服徽等组成(见下图)。据了解,汉服是中国自周朝一直延续到明末的传统服装,其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且多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

  现行的西式学位服是国务院学位办于1994年推荐使用的,包括硕士服、博士服和校长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组成。

  叶茂认为,西式学位服脱胎于西方宗教僧侣长袍,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教育具有悠久传统,学位服饰及学位礼仪应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以利于激励学生投身科学,传承文明,报效国家和民族。

  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历史系副教授冯泽民认为,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日本、韩国的学生在受授学位时大多穿着民族传统服装。“中国式学位服”以古代冕服为基础,创新虽嫌不足,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应予以肯定。

  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式学位服”酷似古代官服,是不合时宜的“复古”之作。他们质疑,汉服如果复兴,三寸小鞋、裹脚布是不是也要捡起来?

  [解读]汉服复兴 是耶非耶

  “中国式学位服”及其原型“汉服”的登场,引起了不少人关注。有人赞其为民族文化的复兴,也有人说它不过是“沉渣的泛起”。

  究竟应该怎样看呢?是精华还是糟粕

  听说有人把汉服归为“奇装异服”、“历史糟粕”,冯泽民深感惊讶。他说,“这样的人是衣盲。”

  冯泽民是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副教授,重点研究服装发展史。什么是汉服?冯泽民认为,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汉朝的服装,也不能狭隘地仅看作是汉民族的服装,汉服应该是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服饰。

  他说,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周朝至明代,汉服虽然有所变化,但保持了右衽、缘边、宽袍大袖等基本特征。即使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汉服也能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进行改进,占据大中华服饰的主流位置。

  服饰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的很多词语都与汉服有渊源联系。如“缘分”,汉服讲究“锦为缘,衣作绣”,“缘”是指汉服滚边的一圈织锦,能连通汉服的领、襟、裙等各个部位,因此引申出“缘分”一词。又如“联袂演出”,“袂”是指汉服在弯曲肘部时形成的褶皱,“联袂”其实就是手挽手。

  冯泽民认为,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衣冠王国”,就是因为汉服具有悠久历史,而且礼仪感极强。日本和服、韩国韩服都源于中国汉服,日本、韩国国民在参加婚礼、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时,都会身着传统服装,既庄重又漂亮。他对一些人将汉服称作“奇装异服”深表遗憾。



21/21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