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然彩色棉针织纱纺纱技术的探讨

                                

   传统的棉纺织品只有经过染整加工技术处理后,才能变成色彩斑斓的商品,但是染整加工处理后,不但增加了棉纺织品的加工成本,而且会破坏棉纤维的优良性能,同时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尽管科研人员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彩色棉纺织品是由天然彩色棉纺制而成。由于彩色棉是一种带有颜色的纯天然原料,从种植到产品加工,不需染色,不会形成污染源,它不但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加工时间,而且还具有良好的    生态环保性能,被广泛誉为2l世纪的"绿色环保生态"纤维。该纤维具有色泽柔和,质地柔软典雅,富有弹性,不褪色等优点。因此,开发研制和生产天然彩色棉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有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本文结合开发研制彩色棉精梳针织纱 (14.5tex)的生产实践,对影响纱线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措施。
 1 纺纱工艺及主要工艺参数
1.1原料选配及其性能特点
     天然彩色棉纤维除上述优点外,与本色白棉相比,存在着纤维主体长度偏短、单纤强力低、成熟度差异、整齐度差、色泽不均匀、纤维日晒性差、短绒率含量高、不孕籽较多、含杂高、籽屑和叶片较多等缺点,同时棉包间的色泽差异较大,且有杂色。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天然彩色棉的性能,颜色等特性合理选择,以满足针织纱棉结少、毛羽少、条干均匀、色彩度丰满等要求。表1列出了3种彩色棉的主要物理指标。

  
    表1    3种彩色棉纤维的物理指标
1.2  纺纱工艺流程
    清花A002D-A006B-A036B-A036C-A092-A076-梳棉A186D-预并FA302-条卷FA331-精梳FA251-并条FA302(二道)一粗纱A454G-FA502细纱-络筒No.7-Ⅱ型村田-成包。
1.3  各主要工序工艺参数和措施
1.3.1  清花工序特点 
    根据彩色棉纤维强力低的特点,清花工序采用"低速度、轻定量、轻打击、早落少碎、多排少损伤"的下艺原则。A002D抓棉机要少抓和勤抓,提高抓棉机的运转率;A036B采用锯片打手,A076采用梳针刀片打手;各部件打手速度均降低18%-19%左右,以减少打击力度,避免纤维过多损伤和短绒率的增加;棉卷定量偏轻控制,由原来的420g/m降为385g/m;采用自调匀整装置,保证棉卷纵横向的均匀,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左右,伸长率为1.5%。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1.3.2  梳棉工序特点 
      彩色棉纤维强力低、短绒含量高,刺辊和锡林应适当降速,减少对纤维的打击力度,降低短绒含量和纤维损伤及棉结;盖板速度适当提高,使盖板花总量增加,改善棉网质量。同时可减少短纤维充塞锡林针根、提高分梳度、减小成纱毛羽。彩色棉纤维抱合力差、棉网易坠和烂边,道夫速度应适当降低;所有针布均采用瑞士格拉夫针布,提高针布锐度,加强纤维的分梳,提高棉网清晰度;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适当偏小,有利纤维转移;锡林与盖板间采用紧隔距,生条取轻定量。梳棉工序应按轻定量、紧隔距、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安排生产,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1.3.3  并条工序特点 
     彩色棉纤维细度差异大、长度偏短、短绒含量高,要适当缩小罗拉隔距,降低罗拉速度,以防止缠绕罗拉和胶辊,改善条干不匀率;采用口径偏小的喇叭口和重加压,使纤维抱合紧密,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对阻止纤维头端外露有明显效果,能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和改善条干均匀度;采用头并后区牵伸大、二并后区牵伸小的工艺路线,有利于纤维伸直。因此,生产中应采用"紧隔距、重加压、轻定量、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4。

 
     经过试验证明纤维细度愈细,细度差异越大,并条机高速牵伸时易形成棉结,并条速度适当降低,特别是二道并条速度对成纱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见表5。

 
1.3.4  精梳工序工艺特点 
    彩色棉纤维通过精梳加工,排出大量短绒和结杂,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可提高纤维的凝聚力和防止纤维扩散,减少毛羽,提高成纱质量,在综合考虑质量与成本之后,确定选择23%的精梳落棉率;适当降低预并和条卷牵伸倍数的乘积,可明显改善纱条光洁度,提高条干水平。
1.3.5  粗纱和细纱工艺特点 
    彩色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牵伸力较大,粗纱和细纱工艺应采用"轻定量、重加压、适当捻系数、小钳口隔距、慢车速"的原则,主要工艺参数见表6。

 
    为了提高彩色棉成纱质量,主要措施如下:1)粗纱卷绕密度和捻系数适当偏大,有利于改善粗纱内部结构和提高粗纱光洁度及条干水平。2)粗纱定量适当偏轻,可减少细纱机总牵伸倍数,有助于减小纤维在牵伸运动中的移距偏差,改善条干水平;适当减小粗纱卷装直径,可降低退绕张力,减少意外伸长,伸长率要控制在1.0%左右,对改善细纱条干有利。3)粗纱回潮率适当偏大,使粗纱中纤维的抗扭和抗弯刚度减弱,以减少纤维相互排斥和静电干扰现象。4)适当降低锭速和车速,采用软弹不处理胶辊,以及增大加压量,以保持足够的握持力与牵伸力相适应,确保纤维在牵伸中运动平稳,提高条干水平。5)细纱工序要合理配置细纱牵伸和加捻卷绕部分的工艺参数,如放大细纱后区罗拉隔距、减小后区牵伸倍数,采用偏小的钳口隔距,适当提高细纱捻度,选择稍偏重的钢丝圈及合理的使用周期;将前胶辊适当前移1.5-2.5 mm,选择亚光钢领和镀氟钢丝圈,使用直径稍小的钢领,以及保持状态良好,纺纱通道光洁,细纱车间保持稳定而合适的温湿度等措施,均是提高彩色棉或纱质量的有效措施。
1.3.6  络筒工序工艺特点 
     适当降低络纱速度,减少络纱张力,采用镍铸铁金属槽筒,保持络纱通道畅通;车间温湿度要适当控制,对改善静电现象和减少飞花短绒积聚而形成新的粗节和棉结有利;络纱速度由1000m/min调整为900 m/min,络纱张力刻度选择6档,气圈破裂器高度控制在45-55 mm之间,并减小因张力伸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2 半制品粗纱与成纱质量情况
2.1 半制品质量测试结果
   半制品质量测试结果见表7

 
表7  半制品粗纱质量指标
2.2成纱质量测试结果
    成纱质量测试结果见表8

 
3 结语
    1.彩色棉纤维与本色白棉纤维性能相比,纤维长度偏短,短绒含量较高,不孕籽数量较多,主要物理指标较差,外观质量也较差,减少生条棉结和提高梳棉机分梳效果对提高成纱成量起决定性作用。
    2.彩色棉纱的棉结和毛羽数量均比本色白棉的要多,所以在纺纱工艺参数的设计和优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细纱和络筒工序除合理设计工艺参数外,保持状态良好,纱线通道光结,适当提高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和粗纱回潮率,将有利于提高彩色棉纱的质量。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