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思想最开放的就属那群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了,还有一些人受西方的影响,开始信仰基督教,他们的婚礼一般会身着白色婚纱在教堂举行。到三十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几个开放的大城市迅速成为一种潮流。
“那时候的新人就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新娘子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长达五六米的白色长纱;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一位对婚庆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如此描绘当时的场景。
不仅白色婚纱盛行,就连伴郎伴娘的排场也不小,在拍结婚照时,伴郎伴娘也需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新人入照。到40年代前后,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照相馆,程序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改为婚礼现场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婚纱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