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到来,一些市民穿着睡衣去买菜、逛超市、乘公交车,去邮局银行缴费办事,更有甚者,穿着睡衣到南京路步行街上“溜达”。穿睡衣没错,但显然是穿错了场合,不仅显得个人没品位,更与这座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
  上周六晚上,易初莲花超市。一家三口手拉手逛超市,小女孩和妈妈穿着同款式的棉布睡裙,爸爸穿着格子布睡衣裤。三人经过货架,引来众人注目,但他们仍自顾自地挑选着饮料,怡然自得。
  日前一天上午,一阵大雨,一对青年男女站在墙根下躲雨。
  女的身穿一条小睡裙,上面印着卡通图案。记者与其攀谈,女青年认为,穿睡衣出门没什么大不了,睡衣吸汗,穿着舒服。再者,比起那些吊带装、露背装,睡衣并没有裸露更多。
  从东昌路地铁站出来,记者沿着一条靠近生活区的小马路走,短短一刻钟的路程,就碰到9个穿着睡衣、睡裙的妇女,4个穿睡衣的男子,他们或在大排档吃东西,或在买水果。此外,还有2个赤膊男子,在社区门口放了两把躺椅,安然摇着扇子乘凉。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穿睡衣上街的人,既没觉得难为情,也不认为影响到别人。且穿睡衣出门的以中老年妇女居多。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衣服除了遮挡躯体外,还具有符号性,不同的衣服对应着不同的场合,表达着不同的涵义。睡衣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也是生活品质和个人品味的体现。睡衣既然定义为“睡衣”,还未变成“时装”,那它就对应了家居的场合,不适合穿到公共场所。穿睡衣上街,显然是穿衣人不注意穿衣场合,让人觉得不文明。
  胡守钧认为,穿睡衣上街的人,首先是看轻了自己,显得自己没有品味、素质不高。其次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在公共空间要考虑旁人的观感。再次是没考虑卫生状况,一件睡衣在大街上穿过之后又在床上睡,显然会沾染灰尘细菌。
  虽然很多人习惯穿睡衣上街,但更多人对此持反对态度。浦东某小学曾发起“我帮家长改陋习”的亲子活动。学生投票结果显示,排在第三项的“家长陋习”就是穿睡衣上街,一个穿睡衣、趿拖鞋、满头发卷站在校门口等候孩子放学的母亲,会令后者感到“最难为情”。
  一份由市妇联和上海大学妇女学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上海女性文明素养和文明行为”调查表明,七成受访的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八成外国人认为穿睡衣上街有损文明形象。“穿睡衣上街”已成为上海女性普遍反感的“不文明现象”。
  对此,胡守钧说,人虽有穿衣的自由,这不涉及道德,也无关法律,但穿睡衣上街显然与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那么多人对此心存反感,表明我们的社会在越来越成熟,这种不符场合的穿着习惯,正为年轻、有知识的一代所摒弃。
|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