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知道用这句话来形容纺机业的结构调整不彻底合不合适,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调整后的纺机业目前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纺织与器材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生产体系。 为什么这么说?这几年,纺机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纺机配套件生产企业围绕纺机产业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这个目标,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使专业化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纺织与器材配套相互脱节严重。随着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组织形式会越来越多,相互的协作件、配套件也会越来越多,协作件、配套件不可能与主机分割。梳理离不开针布,纺纱离不开皮辊、皮圈和筒管,织布的配套件、协作件和器材更多,而我们的零部件还远远没有实行社会化大生产,没有达到社会采购的效果。纺织企业多数还是大而全、小而全,还是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制造、加工和装配,自制零件的比例在行业内居高不下。 正是由于我们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导致我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有资料显示,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就在50%左右;同时,我们的产品质量不高,产品技术水平不高,替代不了进口;产品品种也不能适应市场,产品更新换代慢,而且没有自己的专有技术,要没有国际品牌的优质产品。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是纺机企业和配套件企业通过改组改制,彻底脱离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形成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这也是解开冰冻之本。企业要进行结构调整涉及技术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同时要做好改组改制工作,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组改制,这些都是长期的战略任务。通过不间断的调整、改组改制,最终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各种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以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企业一直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未建立产销一体的经营决策机制,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少,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后,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是当务之急。 另外,在纺机企业和配套件的开发研制,还要围绕市场和用户,为用户着想要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整个活动,满足用户要求,力争在服务方面增强竞争力。同时,要花大力气建设营销队伍,培养一批懂业务、素质高的营销人才,以此拓宽市场信息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样既促进纺机企业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又可以促使纺机企业配套件生产实施专业化生产和协作,这也至关重要。 解开纺机业计划经济体制结构之寒,让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之后,加强产业整合,构筑战略联盟,到那时,中国纺机业振兴就指日可待了。 |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