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云锦研究所在为十三陵定陵博物馆复制三件难度较大的丝织文物时,首次成功恢复了二经绞罗和妆花纱两种失传已久的织造技术。经过近1年的努力,目前这三件复制丝织文物已经全部制成,不日将送往博物馆。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继承和再现了中国丝织工艺的精华,也是世界纺织领域中的艺术瑰宝。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在复制古代丝绸文物、挖掘云锦织造工艺、恢复云锦传统品种、研发云锦时尚新品方面都已取得了不俗成果。 2005年5月,南京云锦研究所和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签订了丝织文物复制协议,为十三陵定陵博物馆已碳化变质的,明代万历皇帝及两个皇妃的二百多件丝织文物进行抢救性研究复制,首先复制的是红四合云纹缎绣十二章衮服、绿织金缠枝莲妆花纱绣"天鹿万寿"补方领女夹衣、绣六章黄素罗裳三件难度较大的丝织文物。 据南京云锦研究所生产部副主任王继胜介绍,这三件袍服的制作涉及的云锦品种有平纹纱、妆花纱、二经绞罗、正反五枚缎,绣件运用了洒线绣、抢针绣、平金等多种绣法。其中妆花纱与二经绞罗技术已失传数百年,这次云锦研究所通过三件丝织文物的复制,在世界上首次恢复了这两种织造技术。复原后的三件文物各有特点,展现了高超的织造技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