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竹粘棉混纺纱的开发

                                

    竹纤维具备竹子特有的抗菌、防臭性能,有很高的吸湿能力和较好的透气性,能使人感觉舒适凉爽,其织物具有良好的染色性及悬垂性。竹纤维织物废弃后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污染,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利用竹纤维的良好特性开发竹纤维混纺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产品规格及原料性能
    1.1 产品规格
    竹55 /粘35 /棉10,19.6 tex筒纱。
    1.2 原料性能
    竹纤维:1.67 dtex × 38 mm,干强2.40 cN / dtex, 湿强1.28 cN / dtex,干伸17.1 %。粘胶纤维:1.67 dtex ×38 mm,干强2.49 cN / dtex,湿强1.27 cN / dtex,干伸23.9 %,白度84.5 %,回潮率12.64 %。棉纤维:129棉花, 成熟系数1.71,细度5 670 m/g, 纤维主体长度29.14 mm,含杂率1.50 %,短绒率13.35 %,单纤强力3.62 cN,马克隆尼值B,回潮率8.6 %。
    2 纺纱工艺流程
    清花FA 002D → A 006BS → FA 104B → FA 106A → A 092AST → A 076E → 梳棉A 186F → 精梳FA 334 → FA 344 → FA 261A → 并条FA 303(3道) → 粗纱A 454E → 细纱FA 502 → 络筒GA 014MD → 成包。
    3 纺纱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
    3.1 清花工序
    竹纤维和粘胶纤维在清花装箱时按竹62 /粘38的投料比均匀间隔排列,由于这两种纤维的整齐度好,长度一致,杂质较少,蓬松度大,容易开松,故生产时应以开松为主,应多松少打,各部隔距要适中,打击速度不宜太高,以免损伤纤维。而棉纤维由于含杂较高,短绒多,故生产时应符合“少抓勤抓、打梳结合、多松少返、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尽早排落大的杂质而减少杂质被破裂成小杂质的机会,为梳棉除杂创造条件。
    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抓棉打手速度740 r/min,梳针打手速度600 r/min,综合打手速度900 r/min,成卷罗拉速度12 r/min,棉卷干定量385 g / m,棉卷重量不匀率1.35 %。
    3.2 梳棉工序
    由于竹纤维与粘胶纤维抱合力差,为确保棉网质量,减少纤维损伤,生产时可按“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小张力”的工艺,适当增大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降低刺辊、锡林、道夫的速度,以减少棉结,使纤维顺利转移,从而得到棉网清晰、条干均匀的竹粘梳棉生条。梳棉工序是控制棉结杂质的关键,在生产纯棉条时,要遵循“紧隔距、强梳理、多除杂、少损伤、转移好”的工艺原则,选择合理的速比,梳棉后车肚采用“低刀大角度”工艺,同时配置较高的盖板速度,以加强对杂质、短绒的排除,使纤维得到充分梳理,减少棉结数量。
    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竹粘条:生条干重21.85 g / 5 m,锡林速度330 r/min,剌辊速度980 r/min,盖板速度98 /min,道夫速度19 r/min,锡林 - 盖板隔距为0.25、0.23、0.20、0.20、0.25 mm,刺辊 -锡林隔距为0.20 mm,锡林 - 道夫隔距为0.18 mm,给棉板 - 刺辊隔距为0.25 mm,生条萨氏条干为15 %,重量不匀率为3.75 %。
    棉条:生条干重21.5 g /5 m,锡林速度360 r/min,剌辊速度1 070 r/min,锡林 - 盖板隔距为0.20、0.18、0.18、0.18、0.20 mm,锡林 - 道夫隔距为0.15 mm,给棉板 - 剌辊隔距为0.20 mm,剌辊 - 锡林隔距为0.18 mm,生条萨氏条干为15.5 %,重量不匀率为3.85 %。
    3.3 精梳工序
    由于纯棉生条中的棉结杂质和16 mm以下的短绒较多,且纤维的平行伸直度和分离度不够,难以满足高档产品的质量要求。为此,纯棉生条必须经过精梳,以加强对纤维的梳理,尽量排除短绒,减少棉结,提高纤维整齐度、伸长度和分离度,降低条干不匀,提高纱线外观质量。精梳工序采用条卷 - 并卷 - 精梳工艺路线,要注意精梳准备工序的工艺配置,改善和提高小卷质量,合理配置定量、隔距、压力及牵伸,正确定时定位,落棉率控制在18 %左右。
    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条卷并合数24根,小卷干定量61.5 g /m;并卷并合数6个,小卷干定量60 g /m;精梳并合数8个,精梳条干重17.0 g /5 m;锡林速度225钳/次,给棉长度5.2 mm;毛刷速度1 000 r/min,落棉隔距7 mm,顶梳高度+0.5 mm;落棉率18 %,精梳条萨氏条干19.5 %,重量不匀率为1.08 %。
    3.4 并条工序
    并条宜采用“大隔距、小张力、多并合、轻定量、慢速度”,采用三上三下压力棒牵伸形式。经过梳棉机加工后的竹粘生条及经过精梳机后的纯棉精梳条,由于纤维弯钩较多,结构比较混乱,必须经过3道并合牵伸,以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改善条子内部结构,降低重不匀,同时通过混并解决混纺比问题,头道混并使用7根竹粘梳棉生条加1根纯棉精梳条,再经过二道、三道并合,就能得到混合比为竹55 /粘35 /棉10的末并条。熟条萨氏条干为14. 9 %,重量不匀率为0.98 %。


    3.5 粗纱工序
    粗纱宜采用“大隔距、轻定量、低速度、小张力”的工艺原则,适当增大粗纱捻系数,以防止粗纱在退绕过程中发生脱断和意外伸长。
    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粗纱干定量为4.55 g /10 m,粗纱捻系数为 95,总牵伸倍数为7.91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152倍,锭速为615 r/min,罗拉隔距为28、38 mm,粗纱萨氏条干不匀为22.5 %,重量不匀率为1.28 %,粗纱伸长率为1.56 %。
    3.6 细纱工序
    细纱宜采用“较大的罗拉隔距、较高的捻系数、低速度、小张力、小钢领、轻钢丝圈”的工艺原则,并采用新型锥面钢领和钢丝圈,采用软弹不处理胶辊和内外花纹胶圈,选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较重的罗拉加压、较大的前区罗拉隔距和较高的捻系数等工艺,防止纤维扩散;抓好设备和操作工作,有利于减少纱线毛羽和纱疵,降低细纱断头,改善成纱条干,稳定产品质量。
    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罗拉隔距为21、38 mm,钳口隔距为3 mm,捻系数为415,总牵伸倍数为26.52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锭速为11 800 r/min, 罗拉加压量140、100、140 N/双锭,钢丝圈BC6 30#。
    3.7 络筒工序
    络筒速度和络纱张力应偏低掌握,以保持原纱的物理性能,减少断头、伸长及毛羽。为清除细纱粗细节,采用了长岭纺电公司生产的DQSS- 4A型电子清纱器进行清纱,并使用上海纺织五金二厂生产的FA 306A喷雾式空气捻接器进行捻接,以生产优质无结头纱,络纱速度为575 m/min。
    清纱工艺参数如下:
    纱号为19.6 tex,材料系数为 7.0,短粗节为210 % × 2.0 mm,长粗节为+60 % × 25 mm,长细节为 - 70 % × 35 mm。
    4 结语
    (1)竹纤维可纺性好,与粘胶纤维及棉纤维混纺,织物具有独特的抗菌功能,滑爽柔软,吸湿性、透气性好。
    (2)要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好半制品的工序质量,以确保成品质量的稳定。
    (3)加强空调管理和温湿度调节,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 % ~ 70 %为宜。
    (4)采用先进的电子清纱器、空气捻接器和新型纺织器材,使用先进的纱线检测设备,能够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盛德培. 麻棉粘混纺纱的生产及质量控制. 棉纺织技术,2002,30(6): 44 ~ 46
2 江灏. JC 4.9 tex纱的生产实践与探讨. 上海纺织科技,1999,27 (2):15 ~ 17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