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浅议胶辊胶圈系统性应用问题

                                 0  前言
    我国胶辊、胶圈的应用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低硬度胶辊的应用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由纺织企业、胶辊、胶圈制造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广泛参与、逐步深入的大好局面,对我国的胶辊、胶圈应用技术提升及胶辊、胶圈制造技术发展、纺织品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胶辊、胶圈应用研究中,存在以下几种偏向:一是绝对化,将胶辊、胶圈的作用绝对化,以为胶辊、胶圈能解决一切问题;二是孤立化,就事论事,没有将胶辊、胶圈应用放到、车间、管理等整体环境中去研究;三是单一化,偏重于对细纱胶辊、胶圈应用研究,对其它相关工序应用研究不够;这些问题必然影响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研究的深入和提高;,胶辊、胶圈的应用处于三个环境层次中:牵仲装置的小环境;整车的中环境;车间空间(包括管理)的大环境,且受这三层环境条件里诸多因素影响。当前,由于对纺织品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新型的纺织使用越来越多,纺织企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研究必须向系统化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  精、并、粗、细用胶辊、胶圈的系统性应用研究
     纺纱是个系统工程,由开清棉、梳理、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仁序组成,纱的质量并刁;是在细纱工序一次实现的,,就涉及胶辊、胶圈的工序来说,精梳工序要排除条子中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残留的棉结、杂质、疵点,将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和分离,制成均匀的精梳棉条。并条工序要改善条子的长、中片段均匀度和结构,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分离度,进一步实现单纤维之间的混合,控制条子定量。粗纱工序要对熟条进行牵仲和加捻,将熟条拉细拉长,进一步提高纤维的分离度和伸直度,赋予粗纱一定的紧密度和强力以适应细纱牵伸。细纱工序要通过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的线密度,加上适当捻度使成纱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达到织布要求。纤维须条先后要经过10只~18只胶辊、4只~5只胶圈,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质量要求的细纱。由此可见,纱的质量是通过各道工序逐渐形成的,没有前道的质量基础,后道质量难以实现。再者各工序配置数量上,是细纱大于粗纱,粗纱大于并条和精梳;前道速度高、产量大,前道质量对后道质量影响面大;因此,必须对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各道工序胶辊、胶圈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研究。不仅要研究单道工序的应用技术,同时还需研究前道工序胶辊、胶圈的应用对后道质量的影响。根据实践和试验表明,同时对精梳、并条、粗纱、细纱进行胶辊、胶圈择优配置,并:且实施系统性的应用技术优化,将能比单纯的细纱胶辊、胶圈应用优化取得更好效果,可较大提高并稳定成纱质量。
2  胶辊、胶圈与相关装置及配合应用的系统性研究
    胶辊、胶圈是纺纱牵仲装置中的二个部件,是在牵伸装置各个部件集合运动中工作的,不能不受到其它部件的工作状态和集合运动状态的影响。以细纱牵伸装置为例:除胶辊、胶圈外,还有牵伸罗拉、罗拉轴承、胶辊轴承、中铁辊、胶圈上、下销、隔距块、横动装置、集合器、加压机构(加压元件、自调平行机构、销紧机构)、吸棉装置等部件,这些部件的质量状况、工作状态,以及这些部件集合在一起的运动状态,都对胶辊、胶圈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这些部件工作情况有的直接影响成纱质量,有的先影响胶辊、胶圈工作,再形成质量问题;如:罗拉的表面结构状态和平直度,罗拉轴承和胶辊轴承的质量及磨损等问题,会造成胶辊的径跳;横动装置失灵使胶辊中凹起槽;集合器选型和安装不当,造成胶辊发热、磨损和绕花;加压机构失效引起压力不稳,造成胶辊和胶圈握持力的波动不稳定;吸棉装置安装不准,笛口大小、不宜,负压太小,造成胶辊绕花;中铁辊生锈使胶圈运转不良;胶圈销磨损、不平、有毛刺,造成胶圈运转不稳定和拉伤;隔距块选型和安装不当,对隔距的影响等等;因此,对胶辊、胶圈的应用研究不能不将其放到系统环境中去进行,不能不研究相关结构和部件的影响,不能不探讨胶辊、胶圈和相关结构和部件优化结合的问题,以求得更好的发挥咬辊、胶圈作用。   
3胶辊、胶圈的制作、管理、工艺系统性研究
    胶辊、胶圈的应用贯穿与选型、制作、胶辊间管理、车间使用管理、生产工艺设计配合的过程中。胶辊、胶圈的正确选型、精细制作、严格规范的胶辊间管理,相对来说是胶辊、胶圈静止的非工作状态的阶段,但这是应用的基础;而车间使用管理、生产工艺设计实施是胶辊、胶圈动态的工作状态阶段,这是应用的核心。在动态阶段,胶辊、胶圈应用中所遇到的影响向因素最活跃、最复杂。因为这里有:①因素:、构件和相关器材型号的变化,、构件和相关器材工作稳定性的波动,、构件和相关器材集合工作状态等的影响;②市场因素:原材料变动,生产品种翻改,产品质量要求的影响;③工艺因素:各道工序的工艺设计及其前后工艺条件配合等的影响;④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车间清洁度状况等的影响;⑤管理因素: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求、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人员技术素质和工作态度等的影响;这些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纺纱生产,另一方面对胶辊、胶圈的应用产生影响,通过对胶辊、胶圈应用的影响再影响生产。因此,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的研究必须充分考虑与这些
因素的关系和与这些因素变动的关系,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生产。例如:现在十分重视成纱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纺纱时要最大限度缩小锭间差、车台差、批间差;因此,在应用胶辊、胶圈时必须实施六相同,即纺同批纱时,做到同型号、同结构、同硬度、同规格、同使用周期、同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相关器材的一致性。又如:要用好表面不处理胶辊,必须考虑消除横动装置、集合器、吸棉笛口的不良影响。再如:细纱胶辊、胶圈的应用上要分析粗纱定量、粗捻度、罗拉隔距、胶圈钳隔距等工艺参数的配置等等,胶辊、胶圈只有在动态的工作环境中研究其应用技术,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胶辊、胶圈应用技术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是纺纱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进行系统性应用技术研究,是胶辊、胶圈应用技术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胶辊、胶圈系统性应用技术研究,必将会对纺纱质量提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