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梳棉是棉纺生产的关键工序,因为梳棉机分梳,除杂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成纱的质量。在梳棉机的发展中,国内外制造厂为提高梳棉机的分梳、除杂,混合、均匀四大作用,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改进。其中,在梳棉机上增加前、后固定盖板,是提高成纱质量的有效措施,且该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全面推广;只是各制造厂在梳棉机上配置的固定盖板数不尽相同。
目前,国内许多棉纺厂由于技改资金等原因,仍在使用老式梳棉机。为提高老式梳棉机的产质量,除优选梳理器材外,对老式梳棉机进行适当改造,如加装固定盖板,无疑是一个投资少并行之有效的办固定盖板的配置与作用.
1 后固定盖板的作用
1.1后固定盖板一般安装在锡林的后部、刺辊的上方(如图1所示)。棉卷经刺辊与给棉板、给棉罗拉的握持分梳后,棉层中70%,~80%棉束被分解成单纤维状态,被锡林剥取并带人锡林、盖板梳理区。在增装了后固定盖板后,棉束在进入锡林、盖板工作区前,后固定盖板和锡林对棉束进行预分梳,使进入锡林、盖板工作区的棉束被分解成单纤维的数量增加,从而减轻了盖板和锡林的单位针齿面梳理力,使梳棉机的主要分梳区即盖板和锡林工作区更有利于齿面对纤维握持、释放和分梳,提高梳理质量。由此可见,后固定盖板主要起预分梳作用,以达到分解棉束,减轻回转盖板负荷的目的。
图1 后固定盖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1.2 前固定盖板的作用
前固定盖板一般安装在锡林的前边、道夫的上方(如图2所示)。锡林齿面上的纤维在离开锡林、盖板工作区后,部分纤维转移给道夫,由锡林和道夫对其进一步梳理。在增装了前固定盖板后,纤维在
图2 前固定盖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进入锡林道夫工作区前,刚固定盂板和锡林对纤维进行梳理,实际是增加了一个分梳区,使纤维被梳理的次数增加。这既可减少纤维的棉结杂质,又可通过梳理减少纤维弯钩,改善纤维伸直度,起到了“整理”作用,减少后道工序对纤维的损伤,从而提高成纱品质。
2 固定盖板的设计分析
固定盖板由盖板骨、排列齿条的底板、调整隔距的调节螺钉三部分组成。底板上排列的齿条质量是决定固定盖板梳理质量的关键。
2.1 盖板骨
盖板骨的形状相似于活动盖板的铁骨,目前主要有二种,一是沿用活动盖板的铁骨;另一是用铝合金拉制而成。铝合金盖板骨与铁骨相比,具有美观、光洁、重量轻的优点,棉纺厂在安装和维修时较方便。盖板骨主体长度为1 072 12lin,宽度为33.3mm,两端面为踵趾面,踵趾差0.9 1111Tl或0.56 mm;目的是使固定盖板与锡林的隔距由大到小,使固定盖板对纤维的梳理逐渐增强。
2.2 针布齿条
针布齿条大都采用高碳钢或合金钢制造,以保证齿条式针布具有优良的分梳性和耐磨性。经冲淬卷生产工艺制成齿条后,可截成片段并排列粘结在底板上。
2.2.1 齿密
固定盖板的齿密通常有90齿/(25.4 mm)、140齿/(25.4 mm)^2、240齿/(25.4 mm)^2、520齿/(25.4 F1]B1)^2、640齿/(25.4 Fllln)^2。后固定盖板以预分梳为主,分梳的棉束相对较大,其齿密应小些,一般选用90齿/(25.4 rllIYl)^2或140齿/(25.4mm)^2。前固定盖板以精细分梳为主,梳理的纤维大
部分呈单纤维状,齿密一般选用520齿/(25.4mm)^2或640齿/(25.4 mm)^2。
2.2.2 齿条前角
固定盖板要保持良好的梳理性能,应避免充塞且齿尖对纤维的握持及释放性好。为此,齿条的前角一般为负角,这样纤维不易下沉充塞齿隙。后固定盖板为预分梳,梳理的棉束相对较大,前角适当偏小,一般应小于刺辊齿条的前角,取5度~0度为好;齿距适当偏大,一般取4 mm~5 mn’;这样,既可实现对棉束梳理,又可避免棉束充塞固定盖板。前固定盖板对纤维精细分梳,梳理的纤维处于单纤维状态较多,棉结杂质较小,前角应适当偏大,取15度~20度为好,这样,齿尖对纤维的握持力、分梳里增强,能有效改善生条的棉结、杂质。
2.2.3 齿尖
固定盖板齿条齿尖状态对梳理的质量影响较大。齿尖应锋利、耐磨、平整、光洁。锋利齿尖能较好地穿刺和握持纤维;耐磨的齿尖锋利度持久,延长了布使用寿命;平整才能保持固定盖板与锡林的隔距正确,平整度一般控制在0.02 mm之内,光洁的固定盖板可避免挂花和充塞,使纤维转移顺利。
2.2.4 齿片的排列 ·
齿片在针板上的排列有直列斜齿和人字形多种,以人字形排列为佳,它可以改善齿尖横向密度的分布,更有利于齿尖对纤维的握持和分梳。
2.3 调节螺钉
调节螺钉可调节固定盖板与锡林的隔距。在校正两者的隔距后,靠它锁定固定盖板,防止锡林与固定盖板间隔距变动。在调节螺钉上配置了压簧,对防止锡林针布被异物轧伤起到一定的的保护作用。
3 固定盖板的作用
上海某棉纺织厂对老机进行改造时,在丰田梳棉机上增装铝合金骨的固定盖板,并进行了纺纱工艺对比试验。
3.1 固定盖板的安装
根据“丰田”梳棉机的结构,固定盖的配置为前三根后二根。
3.1.1 后固定盖板的安装
后固定盖板选用MGC24型,齿尖密度为240齿/(25.4 mm)‘,安装在刺辊上方;同时将后罩一分为二,留出中间部位,用弧形垫铁固定固定罩板,两边与后罩板密封相接。固定盖板与锡林间的隔距,控制在所需工艺要求范围内。
3.1.2 前固定盖板的安装
前固定盖板选用MGC52型,齿尖密度喂20齿/(25.4 mm)’,安装在道夫上方,即抄针门和前上罩板之间;利用弧形框架固定,弧形框架两边与前罩板和抄针门连接。前固定盖板与锡林的的隔距,按工艺要求进行调节控制。
3.1.3 固定盖板的安装要求
前后固定盖板在安装时,应确保隔距准确。盖板与盖板、盖板于罩壳应密封防止漏风产生
喷花现象。
3.2 固定盖板的工艺性试验
固定盖板安装后,进行了两种方案工艺性对比试验。适纺品种为纯棉精梳cj14.5 tex纱。
3,2,1 同一只棉卷的工艺对比试验
用同一只棉卷进行固定盖板前后工艺性试验。在安装固定盖板前,取该棉卷试纺,并取生条试样;在安装了固定盖板后,取同一只棉卷试纺,在试纺20Fiill]后,取生条试样;二者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同一棉卷加装固定盖板前、后的生条质
量对比
3,2,2 同一机台安装前、后一个月抽样对比试验 对装好固定盖板的机台进行跟踪取样试验,将安装固定盖板前、后一个月同品种纱的纺纱数据进行对比,见表2。
通过表1的数据对比,在纺纱工艺条件相同时,加装固定盖板后,生条的结杂得以改善。通过表2—个月的抽样平均数据对比,在老式梳棉机上加装固定盖板后,生条的棉结、杂质减少,萨氏条干改善,
表2 加装固定盖板前、后一个月抽样平均生
条质量对比
使成纱品质提高。另外,在试验时发现,加装固定盖板后,生条棉结粒径变小,有利于后道工序加工时棉结的减少。
4 结束语
在对老式梳棉机改造增装前后固定盖板后,由于后固定盖板的预分梳和前固定盖板的加强分梳,既减轻了活动盖板和锡林的梳理力,保护了活动盖板;又可降低生条的棉结杂质,改善棉网的内在质量,提高生条和成纱质量;并使老机改造比较方便,投资少;因此,可以作为老式梳棉机提高梳理质量的。
摘自 纺织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