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张晓梅谈被现实误读的“中国美”

  “一场美丽的误会”

  记者:您如何想到写这样一本审美标准的书,有怎样的一个写作契机?

  张晓梅:一切开始于2000年秋天的那场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大赛让中国人大跌眼镜:一个小眼睛、塌鼻梁、扁平脸、厚嘴唇外加不少雀斑的女孩荣获亚军,一夜成名。这就是中国人在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吕燕,有人说她美得惊艳,也有人说她丑得“登峰造极”,颠覆了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美女概念。从此,她就成为了国际时尚界一个跳跃的中国符号。她在人们的争议声中悄悄走遍了世界各大T型舞台,让国际上的众多著名时装设计师惊艳不已,上演了一幕“麻雀变凤凰”的好戏。但是她绝不是真正的“中国美”,吕燕的当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美”被误读了。

  记者:为何会产生这种误读现象?

  张晓梅: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去国外进行一些学习和交流。我发现,国外对“中国美”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张艺谋的几部电影中,巩俐扮演的村妇形象深入人心。吕燕现象的出现如同“一场美丽的误会”,并非是外国评委恶意嘲讽,而是他们的确不了解什么才是“中国的美”。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的审美却一直沉浸在中国化的自我感觉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曲解的“中国美”的产生就不难理解了。看到这些,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审美声音。

  记者:这种美的误读会有怎样的影响?   

  张晓梅:这样的直接结果是给世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中国人在国际上最美的形象是吕燕。更主要的是中国人开始否定、怀疑自己,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变得不自信起来。哈日、哈韩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年轻人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另外,吕燕的当选在圈内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专业人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标准,难道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审美标准真的出现了误差?

  记者:近来,“中国美”的标准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张晓梅:是这样,我们曾经与一些全球著名中文门户网站联合推出过“中国式美女标准”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仅仅十余天时间,参与评选的网民即达25428人。从此可以看出,美越来越得到重视。

  记者:有人说,美是没有定义的,何必把它公式化?

  张晓梅:这里的审美标准只是一个相对的主导性标准,是从一个民族的普遍意义上来说的。比如以眼睛为例,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双眼皮最能代表“中国的美”。民族之美标准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整体提高对美的追求意识。至少“中国美”标准出来之后,一些美容专业机构已经把它作为蓝本指导实际的美容实践了。

  要知道,社会如果只有一种审美标准也并不见得是一种正常现象。大众媒体应当引导社会宽容对待多样化的审美追求、倡导个性,这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意义。

  记者: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之美”?

  张晓梅:中国人历来都对美女情有独钟,因而环肥燕瘦的传说才如此美丽动人。在汉唐时代,人们崇尚健美,所以那时的美女往往宽颐肥体、肩圆胸阔。到了宋代以后,文弱清秀的削肩、平胸、柳腰、纤足美女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基于中国人对美的含蓄理解,美大体上万变不离其宗。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是:饱满的瓜子脸,眉毛细长如弯弯新月,四肢、手指纤巧,肤如凝脂、白里透红。而西方历史上始终崇尚的则是:椭圆形的脸,平滑的额头,笔直挺拔的鼻梁,扁桃形的眼睛和隆起的胸部。

  近几年,从吕燕到李宇春,中国的审美标准似乎进入了一个反传统的误区。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标准,难道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审美标准出现了误差?

  美文明失落论

  记者:在2005年的一次中国美论坛上,有人提出了“东方文明失落论”,审美标准和“文明失落”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张晓梅:审美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有一个传承的延续过程。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美女一般有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温情、大度、勤劳等等性格特质经过长久的沉淀会在人的容貌上完整地体现出来。国际审美标准对于“中国美”的曲解,对中华文明来说是一种伤害。



21/21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