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吕千红:穿汉服诵国学,做戏还是做学问?

  重庆北碚中山路小学20多名老师与西南大学的3名教育专家一道,费时一年编写的一套包括礼仪、学习、交往等内容的国学教材《翰林小书院》日前完成。该校从22日起,每天将花20分钟来教学生学国学。该校校长称,他们把“培养有民族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作为培养学生的一种目标,学校想通过这种国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5月23日《重庆商报》)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国学班、读经班,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中国似乎掀起了一股阅读国学经典、追寻传统文化的热潮。按理来说,作为滋养华夏子孙数千年的国学今日受到国民的如此“宠幸”,也不是什么坏事。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基,“国学热”波及大江南北,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在时尚文化喧嚣尘上的现代社会,学习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给现代人浮躁的心灵注入一支清凉的文化强心针,益处多多。

  国学知识的普及,在学校教育中尚是一片空白。北碚中山路小学校长声称要通过这种国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支撑学生的道德建设。其目标明确,志向远大。每日花20分钟学习国学,可谓“润物细无声”,教育方法也没有问题,可操作性极强。若能持之以恒,国学必将后继有人,学生综合素质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让人深感欣慰。然而,看到照片上十几岁的小学生们着汉服,化浓妆,让人不能不疑窦丛生:这场国学诵读活动,究竟是在学习国学知识,还是打着国学的旗帜在做秀?估计看过这则新闻的人,十有八九会产生这样想法。因为在当下,国学的肩膀上被压上了太多的负载:指望国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指望国学拯救国民道德……仰望国学,希冀国学给人类精神世界普降甘露的人们,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着国学旗号的骗子所骗,有借国学之名敛财的,有拿国学当垫脚石成名的,不一而足。小学生着汉服诵读国学,究竟属于那一种?据邓校长说“现在学校已经为100多名学生专门制作了汉服”,逐步还要为全校每个学生制作汉服。学习国学,需要如此兴师动众专门制作汉服吗?不知道校长有没有想过此举将为学生带来多大的负担?孩子们一个个在课堂上浓妆艳抹,身着华衣,不知道还有多少心思会放在手中的书本上?

  真正有心普及国学,就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上,没有必要在形式上大动干戈。否则,与那个在孔子庙内大摆热辣造型,以重振国学为名窜红网络的国学辣妹有何不同?学校要弘扬国学,就有责任把学生引向深层的思考和高尚的境界,而不是将有思想深度有长远文化价值的国学引向“娱乐化”。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