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尽快给黎锦一个明晰定义(图)



  锦绣织贝公司举办的黎锦工艺展览令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啧啧称赞。

  在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勤劳、聪明的黎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织出了大量精美的黎锦,织锦工艺流传至今,是记录黎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上海教授:

  黎族传统织锦有三大特征

  “海南岛黎族生活的地区是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祥地,我们来到中国棉纺织的故乡进行织锦学术研讨,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纺织学资深专家、上海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的屠恒贤教授在今天的织锦研讨会上如是感叹。 

  据《辍耕录》等史料记载,宋末元初期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后,回到内地进行推广,掀起了持续百年之久的“棉花革命”,填补了之前中原地区只有丝、麻纺织而没有棉纺织的空白。

  屠恒贤教授在与诸位专家的交流过程中,总结了黎族传统织锦的三大特征,即“原生态”、“原真性”和“原生地”,从黎锦织造的原材料、编织工具、织造技艺和原产地等角度概括了黎锦的价值和特性。

  据《汉书》记载,汉代朝廷曾多次向黎族定期定量征调龙被等“广幅布”;而没有文字的黎族,正是借着黎锦这一无言的载体,通过各个图腾记录本民族的发展史。

  鲜为人知:

  黎锦为何难传世?


  “能够传世的黎锦十分稀少,这是由于人在作品在、人亡作品毁的缘故,因为历史上每一位黎族妇女去世后,她们生前的织锦都成了陪葬品,海南岛中南部地区土地的酸性大,这些入土的黎锦很快就会受到腐蚀而溃烂,后人很难在古墓中找到它们的痕迹。”长期从事黎族服饰研究的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学魁,向与会专家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实。
 
  黄学魁说,正因为这样,能够幸存下来的黎锦作品一般都是珍贵的文物,更加凸现了黎锦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个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黎锦”至今定义不明

  省内外专家对黎锦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记者发现,到底什么是“黎锦”,至今还没有清晰的定义。

  省民族研究所林开耀所长认为:“这的确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不知道什么样的纺织品才是黎锦,对挖掘整理黎锦标本资料,以及今后的黎锦开发,很难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

  能否制定出黎锦织造工艺的技术规程,在市场化到来之前让黎锦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避免其它纺织品鱼目混珠?这是所有关心黎锦保护和产业发展的人们迫切期望解决的问题。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