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刺辊齿条是刺辊的分梳元件,它的规格参数和质量直接影响对棉层的分梳质量。虽然刺辊分梳在梳棉机整个分梳过程中是初步的,但它直接影响锡林、盖板间的分梳质量,并与纤维受损伤的程度、后车肚落棉、生条棉结杂质和条干均匀度密切相关。
1 AT5810×05011刺辊齿条的主要特点
AT5810×05011齿条是一种新型刺辊齿条,它适纺纯棉品种。新型刺辊齿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适当减小了齿条的前角,纺棉时减小到10°~15°;二是适当增加齿密,提高齿尖的锋利度;三是提高齿尖的耐磨性能。AT5810×05011齿条的基本参数:总高hl=5.8 mm;前角α=10°(即原工作角为80°);齿距P=5.0 mm,即纵向齿密为5齿/25.4 mm;基部宽1.1 mm。齿形采用双弧面、小圆角形式(即齿前面下半部采用大圆弧负角,齿背面采用大圆弧面,齿底面为小圆角形成),齿尖角小,齿根尺寸大,平直度好(总高h1±0.05mm),锋利度高(齿顶宽b3=0.18mm±0.03mm),耐磨性能好(齿尖硬度大于700 HV)。前角10°,有利于缓和纤维在分梳中的握持损伤,减少短绒;可适当增加落棉落杂,有利于杂质在后车肚的早落和清除;有利于纤维向锡林转移,减少返花和棉结的产生。
适当增加纵向齿密(齿距小),提高齿尖的锋利度(齿尖角小,齿顶宽小且薄),有利于对纤维的穿刺分梳。为了不影响后车肚落棉,适当减小前角,既可增强分梳,又可提高后车肚的除杂效率。齿形采用双弧面小圆角形式,齿尖角小,齿根容纤量大且呈负角,避免了一般直齿圆底齿条在握持分梳过程中纤维下沉,充塞齿隙,落棉过多的弊端;因此,纤维转移性能好,纤维损伤小。
由于喂入棉层的开松度较差,棉束多且大,刺辊齿条的每个齿尖的作用纤维较锡林针布多;刺辊与给棉罗拉的速度差异近千倍,因此,刺辊的梳理作用剧烈,梳理力大,必需提高齿条性能,特别是齿尖的耐磨性能,延长刺辊齿条的使用寿命,AT5810齿条齿尖硬度大于700HV,为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了保证。
2 AT5810刺辊齿条的梳理实践
2.1 原棉条件
a)平均品级1.73级;
b)细度1.7 dtex;
c)主体长度28.85 mm;
d)短绒率12.23%;
e)含杂率1.35%;
f)含水率8.05%;
g)成熟度系数1.59。
2.2 试验方案
用同一棉卷在同台A186D梳棉机上分别采用AT-5810新型齿条和AT5815通用型齿条这两种刺辊试纺。试验用配套针布规格见表1。
表1 试验用配套针布规格
梳棉机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梳棉机主要工艺参数
2.3 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试验项目与质量检测
2.4 分析
由表3可知,AT5810新型刺辊齿条与AT5815通用型刺辊齿条相比,在总落棉率仅增加0.11%的情况下,机台总除杂效率提高了6.82%,生条含杂率降低了0.06%,生条短绒增加率下降了1.61%,生条萨氏条干下降了7.03%,1 g生条内棉结杂质分别减少了7~9粒,生条各项质量指标均有较大改善。
3 结束语
AT5810新型刺辊齿条与通用型刺辊齿条相比,由于适当增加齿密且采用较小的前角,齿形采用了双弧面小圆角形式,齿条齿尖角小,齿顶宽小,齿尖锋利度高且更耐磨等,更能适应刺辊高速梳理的工艺要求。因此能在梳棉落棉率相近的情况下,提高机台的总除杂效率,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使生条棉结杂质少,含短绒少,条干均匀。
参考文献:
[1]费青.梳理器材的发展与开发(上)[J].纺织器材,2001,28(6):28-32.
[2]陆再生.棉纺工艺原理[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5年: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