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在环锭细纱机卷捻机构中,钢领与钢丝圈配套完成加捻、卷绕和控制纺纱张力的作用。纺纱张力是影响纱线毛羽及纺纱断头的重要因素,为稳定纺纱张力,钢领、锭子和导纱钩处于同一中心呈一直线,这是细纱机良好状态的基本条件。而选择有完美跑道的优良钢领和与之相适应的钢丝圈,同样是实现控制毛羽和纺纱断头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由于对成纱毛羽的要求越来越高,紧密纺纱新技术得到应用,人们对环锭纺细纱机的卷捻机构及其功能有了新的认识。此外,国外新型钢领、钢丝圈也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使棉纺企业有了更多选择使用的机会,人们越来越重视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
1钢领的选配和使用
钢领一般分为普通钢领和高速钢领两类。就其形状而言,有平面钢领、锥面钢领和双面钢领等;就其材质而言,有碳素钢钢领、工具钢钢领、轴承钢钢领和合金钢钢领等;就钢领表面处理,有镀氟、镀络、镀镍等物理化学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钢领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1.1高速钢领的特点
(1)内跑道是由多圆弧相接而成,与高速钢丝圈配合允许有适当的倾斜范围,而且接触弧长增加,接触位置提高,有利于钢丝圈散热、耐磨和纱线通道畅通。
(2)内跑道加深,颈壁减薄,与钢丝圈配合后可避免内外脚碰壁,不致产生钢丝圈剧烈振动,有利于高速。
(3)高速钢领边宽变窄,配同样号数的钢丝圈,周长缩短,截面加大,重心降低,运转稳定,散热面积大且耐磨,使用寿命长。
1.2钢领的技术特性和使用寿命
钢领的技术特性是决定钢领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平面钢领的技术要求包括材质、表面处理、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极限偏差和形位公差。国产钢领的技术要求:表面硬度不低于HRA81.5,表面粗糙度0.32μm~0.63μm,圆整度0.11mm,顶面平行度0.08 mm,顶面对底面平行度0.12 mm。
一般来说钢领的使用寿命是根据钢领的磨损或衰退程度来确定的,对于纺纱厂来说,主要是根据纺纱时的成纱毛羽和纱线断头来确定的。选用的钢领要具有理想的硬度和充分的散热性能,有光滑的跑道轨道。钢领的制造精度高、粗糙度、圆整度、平整度等符合技术要求,且一致性好,批次间无差异。由于材质及表面处理技术的不同,钢领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差异。
近年来国外不少新型钢领进入国内,其使用寿命可达到5年~10年,其性能明显优于国产的钢领,目前国产钢领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如瑞士Braken公司生产的Titan钢领,材质为轴承钢和合金涂层,表面硬度达HV1000,粗糙度为0.1μm;意大利“宝洁纱”公司生产的F1型钢领,材质选用特种轴承和特殊耐磨层,表面抛光处理,硬度达HV1200,表面粗糙度为0.22μm;国产无锡锡鸥牌自润滑合金钢钢领,采用镀层处理,表面硬度达到HV1000以上。
纺纱生产中钢领的使用管理也直接影响钢领的使用寿命,对此应当充分重视。按照FZ92018—2001标准规定,钢领在正常纺纱工艺条件下,选用合适的钢丝圈,线速度不超过36 m/min,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为:纺制纯棉不低于12个月,纺制涤棉不低于16个月。
在纺纱生产实践中影响钢领使用寿命的因素有:
(1)环锭细纱机本身的状态不良,振动大,龙筋不水平,钢领板不平整,钢领安装起浮,不置中,导致钢丝圈在钢领跑道上运转不稳定,对钢领产生不稳定负荷,以致钢领过早磨损。
(2)钢丝圈选型不当,钢丝圈使用周期不当导致纱线通道不畅,散热差,严重损坏的钢丝圈损坏跑道,以致钢领过早磨损。
(3)在正常纺纱过程中,钢领纺粗号纱时使用寿命短于纺细号纱,因为纺粗号纱时钢丝圈重,负荷大。
(4)纺制相同号数的纱线,经纱用钢领的使用寿命低于针织纱,因为纺经纱时一般钢丝圈重量比纺针织纱重。
(5)纺制同号纱采用不同直径的钢领时,较小直径的钢领使用寿命短,因为在相同的钢丝圈线速度下,较小直径钢领所承受摩擦力较大,再由于小钢领的曲率比大钢领大,散热性能比大钢领差,故小直径钢领使用寿命短。或者采用相同的锭速,则小钢领所用钢丝圈重量要重,所以钢领使用寿命短。
(6)纺纱纤维类型、车间温湿度均对钢领的使用寿命有影响。纤维光滑,温湿度稳定,均利于钢领有效工作时间的延长。
1.3钢领的使用管理
钢领是纺纱厂重要的工艺管理部件,钢领的选择使用应根据所纺品种、纱号和对于成纱质量的影响以及器材消耗的要求来综合考虑。近十年来,我公司根据针织用纱客户对毛羽风格的要求先后采用了普通镜面钢领、镀铬钢领、亚光钢领和自润滑钢领、自润滑合金钢领以及试用过进口钢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比较,目前在针织用纱的细纱机台上已大面积使用自润滑钢领和自润滑合金钢领,并且根据纱号粗细分别确定一次使用周期8个月~12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并建立台帐,严格按周期调换,对于因品种翻改,未到使用周期而调下来的钢领,采用轻磨保养,对钢领跑道进行轻磨一次,清洁后以备下次使用。
钢领按纱号选用,以纯棉纱为例,我公司粗、中号纱采用PG1型自润滑钢领,细号纱采用PG1/2型或PG1型自润滑钢领。这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一是PG1型钢领是高速钢领,配套采用相应钢丝圈后,纺粗号纱运转性能稳定,细纱断头少;二是细号纱采用.PG1型钢领,是由于现在纺器厂生产的9803型钢丝圈与之相配套,便于中、细号纱品种翻改时可不调换或少调换钢领。
2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
钢丝圈是环锭细纱机卷捻机构中最小的一个部件,又是细纱机器材消耗量最大的一个部件。正确选配和使用好钢丝圈,不仅影响纺纱断头和成纱质量,同样也影响生产成本。实践证明:正确选配好钢丝圈是使用好钢领的重要条件,不同的钢领要选用相适应的钢丝圈。
2.1钢丝圈选配要求
品种选用原则:即根据所纺品种的纤维特点、纺纱号数及工艺条件来确定钢丝圈的型号和重量。几何形状选配原则:即根据钢领的性能特点,几何形状来配置相适应的钢丝圈型号。
钢丝圈与钢领的优化配置应当符合以下使用要求:
(1)钢丝圈上车容易,装嵌方便,飞圈少,走熟期短,细纱断头稳定。
(2)拎头要爽快,特别是在小纱时拎头不应过重且接头容易,还应防止纱线与钢丝圈摩擦割断头。
(3)高速运转时抗楔性能好,纱线通道顺畅,气圈稳定,不出现气圈强力过紧或过松的抖动现象。
(4)除了有稳定的气圈形状和张力外,还应达到成纱毛羽稳定,并应有较长的钢丝圈使用周期。
2.2钢丝圈的使用与管理
2.2.1钢丝圈重量的掌握
在生产中通常是采用调节钢丝圈重量来控制气圈状态和稳定纺纱张力,因而选配某种型号的钢丝圈时,应备一定重量范围的钢丝圈,以适应纺纱机台的实际要求。
(1)原棉品质好时,钢丝圈可稍重。
(2)细纱机锭速快,钢领直径大,张力大,钢丝圈宜稍轻。
(3)调换新钢领时,摩擦阻力大,钢丝圈重量宜减轻1-2号,待钢领走熟后再适当加重。
(4)在气候、温湿度变化时,特别是南方梅雨季节,温湿度高,钢丝圈重量宜减轻使用。
(5)竹节纱根据节粗、节长、竹节形态等将钢丝圈适当加重1~2号。赛络纺纱则比同号纯棉纱偏重使用。
(6)对于细纱机台,由于钢领使用时间的长短,或者状态的差异,对满纱断头高的机台,钢丝圈轻一点,而小纱断头高的机台,钢丝圈重一点。另外,可通过调节高速叶子板和纱管顶部的距离,调整气圈的大小,以弥补钢丝圈过重、过轻引起的管纱毛羽和细纱断头等问题,
2.2.2钢丝圈的试纺和确定
在采用新型号钢领或采用新型纤维开发新品种时,应对钢丝圈(包括采用新型号钢丝圈时)进行少量锭子的试纺工作,然后扩大到整台细纱机。确定钢领钢丝圈对该品种是否合适,应当通过观察气圈的形状与稳定性,测试纺纱张力,检查纱线通道和钢丝圈磨损情况,试一下拎头轻重。并且还应测定钢丝圈的飞圈情况、一落纱中断头分布情况和细纱管纱的3 mm毛羽值与毛羽CV值。通过比较确定钢丝圈的型号和号数。
2.2.3钢丝圈的日常生产管理
(1)按工艺规定发放钢丝圈,要有专人负责,根据工艺要求定品种、定机台、定调换周期。
(2)应定期调换钢丝圈,钢丝圈合理的使用周期应根据纺纱号数、锭速、原棉品质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断头情况及管纱毛羽CV值、毛羽值、毛羽增长值综合分析来确定,调换周期并非越短越好。
(3)在运转管理中若因设备钢领型号、钢领使用周期等条件不同,同一品种采用不同的钢丝圈使用周期、不同钢丝圈号数时,应在机台工艺牌上有明显标记,防止混用。挡车工看台时如有不同品种,要防止钢丝圈混用。
(4)对于品种翻改频率较快的细纱机台,其钢领跑道的变异磨损和衰退快,纺纱性能比一般机台钢领要差,工艺和操作上要特别注意钢丝圈的选用,以降低断头。
3 结束语
重视和加强钢领、钢丝圈的配套使用和管理是纺纱厂加强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我们应当积极采用新型钢领和钢丝圈,这既有利于减少细纱断头,降低成纱毛羽,同时从总体上考虑,也有利于器材消耗,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