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环球——时装轨迹·鞋子

  平底鞋、有跟鞋、凉鞋、轻便舞鞋、细高跟鞋、软帮皮鞋、帆布鞋、运动鞋……它们都是商店里的热门商品。

  20世纪初,男性的鞋通常都是定做的,而且价格昂贵,它们是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象征。当时人们认为低帮鞋会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所以,高雅的绅士总是穿着绑腿式长统靴或者是短靴。短靴是不分性别的。过去,女性的脚踝只能让自己的丈夫看到,所以她们在公共场所穿的鞋必须遮住脚踝。这样的短靴无疑会给人以“端庄”之感。当时,男性和女性都以脚小为美,他们穿的鞋子常常比脚小整整一个号码。

  人们对鞋有一种盲目的热爱。身着高雅的晚礼服时,女性通常穿路易式低跟舞鞋,这种鞋的鞋面用闪光的丝绸制成,有绣花、珠子和花边等装饰。它是受宫廷贵妇们精致昂贵的鞋子的启发而来的。当时的宫廷贵妇们从舞厅走向马车时,通常会穿上具有保护性的套鞋。

  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之前,人们根据鞋来区分富人和穷人。穷人常常光着脚,或者穿木底鞋,境况稍好一点儿的穿皮底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们脚上穿的是系带长统靴,小腿上打着绑腿,借以保护裤子。与此同时,妇女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她们迫切希望改变象征传统女性的衣着:长连衣裙、紧身胸衣以及千篇一律的古板的黑色靴子。在裙子的下摆缩短之后,腿部更多地露了出来,鞋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装饰品,设计师们的设计越来越大胆。

  鞋跟开始增高,而且因为有了金属支撑,也变得更加平稳。鞋子还增添了新的功能,除了保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让女性的小腿更加美观。因为此时女性的小腿完全露在外面,小腿上只有一层透明的丝袜。

  20世纪20年代初,休闲运动开始盛行,人们需要与之相配的鞋子。1917年美国橡胶公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双橡胶底帆布鞋,橡胶鞋底取代了原先由麻绳制成的鞋底。它们外表看起来一样,都是用白帆布做鞋面。但是新式橡胶鞋底的制作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用三层橡胶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橡胶鞋底有弹力,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它创造了运动服饰生产中的一个里程碑。

  到1940年,在美国,女性平均每人有5双鞋子。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大量的皮革被用来制造军靴,原料的急剧短缺使制鞋商开始进行其他尝试。他们试着用各种材料来做鞋底:从酒椰纤维、绳子、爬行动物的皮到网状织物,软木以及普通木头等等。欧洲设计师佛莱格默和佩鲁贾最早设计出了坡形高跟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女性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充实自己的衣柜。这种漂亮的鞋可以使战后经济不宽裕、却又追求时尚的女性达到一鞋多用的目的。

  这样的坡形凉鞋与传统服装相配,既舒适又实用,而且与平跟鞋相比,它可以更好地美化小腿。我们会发现,线条流畅的长裙下面的这款鞋子与20多年后嬉皮士代表性服装有某种相似之处。

  女性渴望光彩照人。奢华的晚礼服鞋重新出现,这种装饰着人造水晶的鞋子成为时尚的焦点。鞋跟越高、越耀眼、越能表现魅力就越受欢迎。没有人再去考虑什么实用性。鞋跟本身成了一种艺术品。外表有闪光的宝石、珠子以及一些精巧的设计为其装饰。鞋跟里面有金属支撑,所以很坚固耐用。

  鞋跟又开始增高,高的让人难以想象。最令人咋舌的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的细高跟鞋。这种高跟鞋的鞋跟很容易踩坏地毯和飞机机舱的地板,还常常把绿茵茵的草坪踩出洞,最后博物馆规定禁止穿细高跟鞋入内!

  设计师们对高跟鞋着了迷。意大利的佩鲁贾是一位真正的鞋类设计师,他是隐形鞋跟的发明人。紧随其后,充满创新精神的设计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男性仍然一如既往地对正装鞋情有独钟。这种鞋由光滑的皮子制成,采用传统的打孔式设计。不过,即使是最古老的传统也可以改变。这种鞋子都加上了一个钢制鞋尖,令其更加坚固耐磨,安全性也增加了。

  前面尖,后面也尖,传统的轻便舞鞋也被改头换面加以改造。法国设计师罗歇·维维耶用这种迷人的设计为克里斯蒂安·迪奥的时装锦上添花。几年后,鞋跟略有降低,但是依旧保持着别致和女性的柔媚。从鞋跟到鞋尖,轻便舞鞋的制造过程十分复杂,共有100多道工序,其中最困难、最重要的是制作木制鞋模,它决定鞋子的最后形状。工人们把各个零散部分组合起来,并对表面进行处理。然后,把鞋子套在模具上放置两个星期慢慢干燥,进行最后的整型。

  这种鞋子带来的麻烦也随之产生,脚上磨出泡只是所有问题中最小的问题。足科医生一直在抨击轻便舞鞋。X光显示,细高跟鞋的鞋尖部分窄而紧,对脚趾有非常不良的影响。它以强制的方式让脚形成非自然的弓形。高跟还会让脊椎变形。为了让双腿看上去修长而且匀称,女性得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女性不听从医生的劝告,弓形脚会给她们带来痛苦。

  受美国印第安人和美国牛仔的启发,人们用小山羊皮做出了软帮便鞋。舒适的鞋成为时尚,休闲鞋开始受到欢迎。

  即使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着的鞋,鞋跟也变得比较平比较宽。影星奥黛丽·赫本使芭蕾舞女便鞋风行一时。这种鞋完全是平底的,没有跟。

  鞋子的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20世纪60年代时装界完全自然的风格的影响。这种拖鞋受到日本传统的木屐的启发,它的式样很简单,同时被认为很能表现个人的魅力,因为它几乎让整个脚都露在外面。

  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趋势是不要鞋跟,尽量把脚露在外面。1967年,比肯斯托克式便鞋首次出现,后来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今天,它被看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鞋子,尽管有一些人对它不以为然,但是它确实非常舒适。没有人愿意一天到晚穿着细高跟鞋。

  1967年,英国著名设计师玛丽·匡特使柔软、活泼的女靴成了60年代时尚的标志之一。其灵感来自法国设计师安德烈·库雷热3年前设计的白色平跟短靴。与此同时,法国设计师罗歇·维维耶设计的这种舒适的方头鞋成了全世界的模仿对象。尖头鞋时代持续了十年后,方头鞋成为最新时尚。

  在男性身上,短靴又获得了新生。由于真皮材料短缺和人们对太空时代的狂热,制造鞋子的材料从乙烯基到塑料无所不有。儿童鞋又恢复了其天真无邪的式样。玛丽·匡特为青少年设计的迷你裙和紧身衣与玛丽·简童鞋非常相配。

  嬉皮士提倡赤脚回归自然,脚终于获得了解放。但是当一切过后,足科医生们又提出警告说,鞋跟最合适的高度是4厘米左右。可是,大多数人对此置若罔闻,鞋跟的高度又开始上升。在16世纪的威尼斯,鞋跟甚至高达50厘米,以至于当时人们走路的时候必须拄一根手杖,否则就会摔倒。20世纪70年代坡形高跟鞋再度流行,不过鞋跟高度没有那么极端,通常是17至20厘米。这种鞋让双腿看上去更加修长。这一次足科医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外科医生却有话要说。如此令人晕眩的高度会增加踝关节扭伤或骨折的危险。

  1972年,耐克运动鞋首次推向市场,从此势头一发不可收。精力充沛的职业女性上班的路上穿着这种鞋,运动员比赛时也穿这种鞋,它成了世界上很多人都喜爱穿的鞋。它舒适、科技含量高,有利于足部健康。

  但是,时髦的高跟鞋对女性仍然有着不可阻挡的吸引力。一位女影星曾经说过一句很具有代表性的话:“我不知道是谁发明了高跟鞋,但是所有女性都非常感谢他!”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