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技术要求
4.1 环锭纺单纱的技术要求见表5。
4.2环锭纺股线的技术要求见表6。
4.3气流纺单纱的技术要求见表7。
4.6评定
4.6.1麻棉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三班的生产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麻棉纱线的品等。
4.6.2麻棉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
4.6.3麻棉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黑板条干均匀度、粗节和一克内纱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五项的品等不同时,按五项中最低的一项评定。
4.6.4麻棉线的品等由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和一克内纱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三项的品等不同时,按三项中最低的一项评定。
4.6.5麻棉纱线的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麻棉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原评等的基础上作顺降一个等处理,如两项都超出范围时,亦只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
4.6.6麻棉纱线重量偏差月度累计,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全月生产在15批以上的品种,应控制在±1.0%及以内。
5试验方法
5.1 麻棉纱线的混纺比试验方法按照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的“麻/棉混纺纱、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执行。
5.2麻棉纱线混比控制范围由供需双方按协议定。
5.3麻棉纱的粗节:长25 mm及以上,粗为原纱直径3倍及以上者。
纱结:由纤维集结而成结。
a)纱结不论颜色、形状或大小,以检验者的目力所能辨认者即计;
b)纤维聚成团,不论松散与紧密,均以纱结计;
c)附着纱结以纱结计;
d)纱结上附有杂质,以纱结计,不计杂质;
e)凡麻棉纱条干粗节,按条干检验,不算纱结。
杂质:附有纤维的粒屑、碎叶等杂物。
a)杂质不论大小,以检验者的目力所能辨认者即计;
b)凡杂质附着纤维,一部分纺缠于纱线上的,以杂质计;
c)凡一粒杂质破裂为数粒,而聚集在一团的,以一粒计;
d)附着杂质以杂质计;
e)油污、色污、虫屎及油线、色线纺入,均不算杂质。
5.4麻棉纱线的试验方法除本规定外,均按GB/T 398的试验方法执行。
6检验规则
按照FZ/T 10007规定执行。
7标志、包装
按FZ/T 10008执行。
8其他
用户对产品品种有特殊要求者,生产厂与用户可另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