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俺和西服——不得不说的故事

  西服袖口贴商标,招摇过市,堂而皇之地穿行于殿堂楼阁,是最为业内人士所不耻的一种“没有品味”的行为。如果试问身边之人,谁曾有过如此下作的经历?那么,请允许我坦然地、毫不隐瞒地、脸不红目不斜视地回答:我有过!

  而且我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居然发生在头一天来中国服饰报报到的时候!

  印象里,那套西服是九十年代初,在当时北京赫赫有名的隆福商场旁的一个小店里买的。买的时候只是觉得挺合身的。品牌么,当时也没在意,后来才知道是温州产的,而且我还认识了它的老板。买回去后却没什么机会穿,所以就连包装袋一起挂在了大衣柜里。来中国服饰报报到的时候,想到应当穿得庄重一点,就把这身几年前的西服穿上了,却全然没有发现从未派上用场的这身西服袖口上居然还有商标未摘。带着商标,我就乘公交坐地铁一路顺风地来了。多亏当时报社一位女领导眼尖,当即给我指出,并立刻找剪刀拆下商标,使我不至于再丢人。不知者不罪,不知者却要让人笑。后来在有些品牌的西服标签上见到有简单的着装礼仪常识,这大概也是厂家为消费者着想了。

  曾在中央电视台上见到过江苏某西服品牌的广告,是那个公司的老板亲自做的形象。老板长得虎背熊腰,人高马大的,且透着阳刚与帅气,背景选的是长城,整个广告片拍得很大气,很宏伟。只是,只是,有一个袖口的特写,那袖口上居然就贴着那个品牌的商标!或者说,有一个商标的特写,只是那商标还挂在老板的袖口上!制作者似乎很矛盾,不拍,不足以说明这是某个品牌的西服;拍了,却不知倒把这个品牌的品味降低了。也许,当时的拍摄者和老板们,也和我当初一样不懂这一点。而我,嘿嘿,那个时候已经知道啥是有品味啥是没品味了,就暗自窃笑,做一回小人。

  有一次,在北京的一个服装界的活动中,我正在混杂的人群中往前走,却被坐在角落里的一个温州老板叫住。他说我穿的西服的兜盖有问题。我一查看,果然如此。我当时穿的是北京一家公司生产的休闲西服。许是外面和里面的布料的收缩率不一样吧,造成了兜盖略有上翻。我不经暗自感叹:这些做西服的老板好生厉害!

  十年前,我曾在日本买过一身西服,应当是我的第二套西服吧。进了“洋服的青山”店,店员很是热情,问了身高体重和姓名,并让我过两天去取。取的时候,发现上衣内衣袋前,已经绣上了我的名字。一针一针地,很是精致。我想,这也许是日本人做生意的精明之处吧。

  早些年,在西单的一家小门脸前,我听到这样一段对话。一个外地农民问小贩:这(指西服)能套毛衣(穿)吗?小贩:套毛衣?还套棉袄呢!听此对话让我哭笑不得。如果这个农民日后能做起服装生意,但愿他能为农民兄弟开发出一种能套棉袄穿的西服,以更适合俺们国情。

  我后来花比较多的钱买的一身西服也是温州产的。事出一次北京的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当时国内几个有名的服装设计师,都对那家温州生产的西服大加称赞,并具体到说我穿上那一款一定漂亮。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在一次去温州的时候,我终于在他们的专卖店里把那一款西服买了下来。但买回来后,却也没什么场合可以展示。因为是非常好的纯毛面料,稍有不慎便生褶皱,久之便失去了耐心,懒得再穿了。

  人们对服装品味的认知程度,应当是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如果用这样的尺子来衡量,则现实生活 中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现在,当我不仅在街上看到那些穿着非常不得体的忙碌身影,就是在电视台上也能看到主持人或者出场嘉宾穿着错乱的时候,我就想,时尚与流行,或者说品味与脱俗,除了要有人来引领,还要有人来普及啊。这后者的担子可是更重呢,比前者。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