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蒙古族服饰见证历史变迁


  丘吉尔说,衣着是最好的名片。

  内蒙古著名作家郭雨桥认为,服饰体现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反映生产,也反映生产关系,反映经济,也反映文化,尤其跟地理、气候关系密切。

  “蒙古族服饰通过自己的独特途径进行着表现。”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蒙兀室韦”时期:犴皮做衣帽和长靴

  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认为,“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为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据文献记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

  内蒙古著名作家郭雨桥则认为,蒙古族服饰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蒙兀室韦”时期,这一阶段蒙古还在自己的大本营,即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兀”就是“蒙古”。室韦是栅栏的意思。呼伦贝尔市现在还有一座小镇,名字就叫“室韦镇”,坐落在额尔古纳河畔。当时这个民族已经住毡房,做奶食,从事狩猎和牧业生产。森林遍地,高可蔽日。蒙兀用木片围些栅栏,以为村落和牲畜棚圈之隔,这就是室韦。他们用犴皮做衣帽和长靴,以利于狩猎。因为这种装扮利于雪上行走,轻便耐寒。

  《魏书·室韦传》记载,蒙古不论男女,均穿短衣,大襟开向反面,风俗与鲜卑相似。7世纪以后,蒙古人离开东部密林,西迁大漠南北,生计转变以牧为主,与突厥、契丹等族过从甚密,衣着受其影响,渐穿右开襟的长袍。据说后来朝廷曾经颁旨,令臣民大襟一律右开。“但山高皇帝远,民间往往固守着‘被发左衽’不改,且视为吉祥。直到解放以后,蒙古人还把左开襟的旧制保留在自己的娇儿身上。”郭雨桥介绍说。

  ★元明时期:既有改变也有定型

  蒙古族服饰发展第二个阶段为元明时期。

  据了解,元代的衣履款式,既有大的改变,也有大的定型。当时东游的西人和出元的宋史,都有极生动明确的记载。《蒙鞑备录》曾载:其妇女“所衣如中国道服之类,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

  郭雨桥介绍说,1246年来的意大利人柏朗嘉宾、1254年来的法国人鲁布鲁克亲眼看到当时的蒙古人男女都穿上袍,两侧开口,胸部折叠,左开襟,已婚妇女穿的长袍特别宽松,前面一开到底。衣分冬夏,夏季穿绸缎、织锦、棉布,冬天穿毛皮。一般人的皮袍都有两件,一件毛朝里,一件毛朝外。还有一件家穿的便袍。皮袍的材料,富人用狼皮狐皮,穷人用狗皮羊皮。



21/21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