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前蜀后宫的另类时尚

  前蜀后主王衍当政年间,醉心于游玩。他的娱乐活动花样百出,常别出心裁,让妃嫔和宫女身着“奇装异服”。他最喜欢让后宫女子穿回纥服装,骑回纥马:“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一队花容月貌的女子,身穿人们极少见到的“奇装异服”,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那用彩带束起的小蛮腰,更显得婀娜多姿,神采飞扬。她们簇拥着一乘金碧辉煌的车舆,在寒冬腊月的成都街头,旁若无人地嘻戏调笑。路上的行人停下了匆匆的脚步,驻足观望。

  这道风景恐怕不比时下的那些成都美女们逊色分毫吧?

  前蜀皇帝王衍在其当政的年间,常常把政务抛在一边,沉迷于游玩,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他的娱乐活动花样百出。除了大摆酒宴,歌舞连台之外,还常常别出心裁。如要妃子和宫女们不同常态地穿着打扮,时而要她们身着男装,时而要她们穿上道服。宫女们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更是一意奉承,唯恐落后,尽其所能,使自己的打扮引人瞩目。她们把整个后宫妆点得百般妖娆,迷幻无穷。本来,唐五代时期,人们的服饰穿着已经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了,王衍更是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王衍对少数民族的穿着打扮十分喜爱,尤其是回纥服饰和回鹘马,据《蜀梼(tao二声)杌(wu四声)》中记载:咸康元年(925年)十一月,王衍在被南唐军队打败回成都时,仍不忘“入妓妾(《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四卷》作‘入妃嫔’)中,作回纥队以趋城中”。

  他的母亲花蕊夫人在其宫词中也这样描写道:

  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
  
  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诗中的腊日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据传腊八节起源于上古时的“腊祭”。那时的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祭祖、祭神等仪式,同时也揭开了春节节庆活动的序幕。

  皇帝在这一天带着后妃、宫人们外出举行祭祀仪式,于是前一天宫里就忙乎开了,不仅要确定随从人员,皇上还特别要求宫女们都要穿上回鹘衣装并骑上回鹘马。皇帝和众多妃子、宫女们如此这般出现在街道上,无疑给正在忙于过节的成都增添了一道喜庆的气氛。虽然皇帝出行在成都居民的眼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那些漂亮女子和她们的装束却着实让市民们大饱了一次眼福。

  回纥(又称回鹘)是兴起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唐代末年居住在西北一带,他们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是个游牧民族,回鹘马在唐、五代时期是十分名贵的品种。这时的中原汉人十分爱马,一方面是军用马的需求量十分庞大,此时唐人喜爱的马逑戏也需要大量的优良马匹,但中原地区马匹一向都比较缺乏,对良种马十分渴求。这就自然地导致了对良马的引进,先是突厥马,后来便是回鹘马了。尤其是“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曾在回鹘人的帮助下收复了两京,为了报答他们,唐政府将有利可图的马匹贸易垄断权交给了回鹘人,回鹘马便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于是中原地区甚至于成都平原才有了高大的回鹘马了。

  据说王衍一族源于西域,虽然这一说法无从考证,但唐五代时期,人们对于充满了异域风情的西域文化特别喜爱。西域的歌舞、音乐以及服饰风靡整个了中原,同时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四川地区。那些时髦的人们,在出行时都要戴“胡帽”。有些贵族妇女不仅头戴胡帽,甚至还穿着骑装在街市上纵马驰骋,出尽了风头。那时,就连唐皇宫之中,宫女们的发饰都时兴回鹘妇女的“回鹘髻”。喜爱玩乐的王衍自然不会放过着些新鲜花样,便把这些中原的时尚带到了他的后宫之中。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