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广西茧丝绸业在“东桑西移”中向纵深发展

 

  据广西区统计局和行业部门统计:2000年,广西桑园面积30万亩,蚕茧产量2.95万吨;2005年,桑园面积140万亩,蚕茧产量14.01万吨;2006年,桑园面积180.6万亩,蚕茧产量18.57万吨,桑园面积及蚕茧产量是2000年的6倍,分别占全国的14.34%和25.16%,蚕茧产量连续2年稳居行业第一,蚕农鲜茧总收入44.86亿元,户均收入5717元,白厂丝产量8149吨,工业产值达到19.54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区桑园面积突破200万亩,收茧9.07万吨,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广西茧丝绸业在“东桑西移”进程中不断向纵深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规划蓝图

  面对“东桑西移”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广西充分利用其地处亚热带,拥有丰富叶资源的优势,2006年明确提出要把桑蚕业打造成继蔗糖后又一新兴优势产业,广西自治区政府在《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绘制了科学的发展蓝图:把蚕桑生产与缫丝、丝绸等初深加工以及内外销售有机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走农工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到2010年,实现茧丝绸业销售收入超80亿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栽植、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的要求,全区对蚕业生产实行区域调整,逐步形成了桂南、桂中、桂西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初步构建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作为蓝图的起步,2007年上半年,全区厂丝产量4100吨,同比增长48.76%,绢纺、织绸生产线已投产开工,实现了茧丝深加工零的突破。

  科技集成应用提升茧丝质量

  农以种为先,广西致力于桑蚕新品种的选育、品种改良、品种更替,近年来育成的“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是目前广西主推的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的适合亚热带地区的“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两个速生、丰产、叶质优良的桑树品种,促使亩桑产量从1250公斤左右提高到3000公斤左右。同时,广西还积极研究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并集成推广,研究推广“杂交桑直播套种成园技术”,实现当年播种、当年成园投产;全面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地面育、升降蚕台育、方格蔟营茧等科学种养技术,2007年上半年,全区桑、蚕良种推广应用率分别达51%和99%,小蚕共育率达43%,方格蔟营茧应用率达59%。品种数次更新换代,科学种养技术集成推广,全区蚕茧产量与茧丝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单张蚕种产茧量35公斤以上,亩桑产茧量114公斤,蚕茧缫丝级别4A级,有的达到5A级,且解舒率好,上车率高,广西已步入中西部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的行列,改变了广西蚕茧生产的落后局面,为广西茧丝绸业向纵深发展打下了基础。

  筑巢抛枝引凤发展丝绸产业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继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浙江天中山丝绸有限公司、浙江华芝丝绸有限公司、浙江新丝路集团公司、浙江花神丝绸公司、江苏省苏豪丝绸集团公司、江苏华佳丝绸集团公司、江苏恒源达丝绸公司等有实力、有市场、有基地、有品牌的东部龙头企业落户广西之后,今年位居全国丝绸纺织企业进出口总值第一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强势入桂,联姻广西丝绸进出口公司创建广西丝绸(集团)公司,意欲利用广西充足的蚕茧资源,结合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渠道优势,在广西打造一个集桑园基地建设、蚕种和缫丝生产、丝绸深加工以及丝绸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茧丝绸企业集团。

  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区已有缫丝企业64家,其中50%以上企业含有东部元素,年生产能力达18万绪,年产白厂丝8000多吨;由东部企业投资的宜州市恒源达丝绸有限公司率先建成广西第一个织绸生产车间,100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织机全部安装完成并投产;10多家丝棉被生产企业,年生产销售丝棉被已达4万多条;一批捻线丝、绢纺以及织绸生产线也在相继开工建设并投产。广西正充分利用东部企业的综合优势,努力搭建茧丝绸产业“金字塔”,塔基是桑蚕基地,塔中层是缫丝加工企业,塔尖是丝绸织造服装加工和市场营销企业,向茧丝绸综合大省努力迈进。(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