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年奥运会穿汉服?

  5月19日,百度汉服吧贴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华服倡议及设计方案》。汉族穿汉服,少数民族穿各自的民族服装。方案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争论不断。甚至有网友提出“不穿汉服入奥运会场,毋宁裸体”(橘园狂啸生),还有一位网友表示,“一定要在2008的北京汉服上街,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外纠正一个几百年的谬误和遗憾”。

  反对者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1.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服装应该代表国家。2.汉服还没有发展出适合现代礼仪的品种。3.汉服的魅力在于高贵与典雅,而不在于显示力与美,这与奥林匹克精神不符。

  还有什么服装能代表中国文化

  既然反对者认为汉服不能代表中国文化,那还有什么服装能代表中国文化?比如说旗袍、唐装和中山装。在这一方面,支持方完全占了上风。话题是由网友深红色引开的,她表示:“旗袍可以展现出中国女子的身材线条,很好看啊。再配上高跟鞋,很美。我觉得旗袍很能代表中国啊。至少现在看到旗袍,可以知道这是中国的服装。”

  这一句话立刻招来乱砖一片。“很多人讲旗袍的好处之一是‘旗袍的开衩恰到好处地满足了男人的偷窥欲’云云。这难道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吗?中华文化熏陶下的女性是雍容典雅的,几千年的汉服正体现了这样的文化精神。

  “最可笑的是,穿个马褂,却叫‘唐装’。真正汉人发明、创造的宽衣大袖却称为‘和服’。面对这种历史的捉弄,实在令人苦涩不堪,又痛心无比。

  更令人叫绝的是网友大汉虎贲,他表示:“本人支持汉服,如果2008年在奥运场上还看到旗装,那么我逢人就说,见人就讲,还到处宣传,中国文化不是7000年,不是5000年,不是3000年,中国文化300年,中国历史只有300年。”

  奥运会不是T型台但这是一个契机

  之后两派又另辟战场。一派表示,运动会,把运动放在第一就可以了,奥运会不是T型台;另一派反驳,奥运会正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复兴中华文明的契机。
 
  “没必要,运动会嘛就应该动感一些,英国人入场也不穿燕尾服,印度人也不会穿纱丽,日本队也不会穿和服。世界把奥运主办权交给了中国,我们就应当对世界负责任,把运动放在第一位。难道大家忘了,开幕式不是有的是时间?会有汉服大展风采的时候的。”网友G涯M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齐声赞同,汉服毕竟并不适合运动,但争论并未结束。

  “现在世界对中国的认识简直少得可怜,欧美国家的很多人对中国古代的印象还停留在清朝,不是很悲哀吗?”

  “复兴汉服是复兴中华文明的一个路径。中国虽然号称礼仪之邦,但是现在国人的传统礼仪已经差不多都丢失了。现在正是找回我们民族自信的时候,中国不但国力要强大,文化礼仪精神上也要强大。

  汉服与否,只是一种文化现象

  争论之外,也许只有过路人看得最清。“对汉服,个人是比较支持的。但过分强调它是民族的,我觉得不好。为达成一个富强的中华,在物质之外,在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根,不错。但那些急着扬名立万的角色,不必急着扣帽子。这世界已经没有‘复古’的说法,只有借鉴和发扬,只有去粗取精。进步的世界必定是包容的,汉服与否,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洪水猛兽。社会健康发展,文化百花齐放有何不好。

成为纺织技术精英,注册纺织人才网
找纺织人才,来纺织人才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