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订制背后寻找“手工”的价值

  全世界都在为手工艺人的缺少而担忧,尤其是站在时装产业尖端的人们。收购了多家家族式作坊的Chanel公司是被公认很聪明的角色,他允许自己的作坊为其他品牌做手工服务,而不是自己独占。因为如果没有品牌陪他留在高级订制圈子里的话,这个游戏就不好玩了。当然,这确实也是值得维系的时装产业,毕竟,那是金字塔的尖端。

  手工工人们极少有人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看似细枝末节,却十分“高端”的环节,因为一件衣服去掉了手工的元素,它的价值会立即跳水。“这个花形,乱中有序,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机器无法完成,正因为是手工,所以不可能有两件是完全一样的。”一位设计师朋友向我介绍时,特别强调不可复制性。“这样的服装,哪怕有同样的几件,我们分散给不同的工人做,都依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因为它带有了人的精神,体现了个人的感觉和思维。”

  物以稀为贵,或者说,拥有个性化,带有个人印记的东西是珍贵的。这一点,有手艺的人们值得自豪。

  “机器的产物太过规律,已是标准化的产业,缺少了新鲜感,而手工并不意味着凌乱,手工是有序中的独特,哪怕是同一个款样,它也是总体相似基础上的各有特色,虽然这个特色非常细微,这就是价值所在。更何况有不少复杂花样,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在国内的时装业内,手工工人的待遇在这几年有所提升,就在服装附加值提升作为大方向之后,多采用手工元素、开发传统工艺已经成为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比如一些专做礼服的品牌,用到手工工艺的服装占90%以上,而另一些品牌比如做传统礼服的威芸则在今年将手工元素的应用提升了将近30%。

  传统艺人似乎到了复苏的那一刻。我们的这一次走访,就是走近手工艺人,尤其是在高级服装的背后,寻找她们的价值。

  高手在民间——

  一个即将散落的群体

  其实在巴黎高级订制时装的小圈子里,刺绣师、鞋匠、假花制作师、纽扣制作师等传统手工艺者们正在老去,而如今的年轻一代并没有太多人有足够的耐心来投入这个事业,学习服装产业里最细枝末节的工艺。所以对于每年参加高级订制秀的品牌来说,保证手工能力是继续这个产业的基础。

  据说手工艺人Lorenzo Re每天呆在巴黎的一间工作室和椴木打交道,先凿刻成型,再抛光,最后做成一只只帽子模型——它们最终会变成大牌秀场上模特头上的时髦帽子。他是巴黎最后一位帽子模型工匠,就快退休的他却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学徒。

  在杭州拥有店铺的意大利品牌Silvano Lattanzi本人就是手工鞋匠出身,如今他的工厂有30多位手工工人,品牌负责人说,Lattanzi本人已经让自己的儿子继续他的手工事业,一些跟从他几十年的工匠们也已让下一代投入到这门技艺中。最近,Silvano Lattanzi花费了几百万欧元在罗马买下了其他的手工品牌,在业内看来,这个举动更多地被认为是:保持手工工人的资源,延续手工的传统。

  与国外代代相传相似,如今在国内服装的手工工人多数也是家族几代的熏陶,比如我采访的几位工人,都是家族世代流传的技艺。而一些服装品牌除去部分工人长期驻在工厂外,有不少是居家工作的,比如发一个单子,让工人在家完成。那些就是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人。

  一场通俗的对话——手工者比拼的是心境

  一丝创意都让我满意

  来到weihan(唯汉)的店铺时你会发现,这个只做礼服的品牌绝大多数服装上采用了订珠这项工艺,可见手工工人在此的作用绝不容忽视。工人小胡从工厂打了个车飞快赶来,很腼腆的她总是在我的“逼问”下缩到衣服边上,眼睛却会习惯性地盯着自己的作品。设计师南存科在一旁为她的回答做一些补充。

  Q:做这份工作有多久了?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A:五六年了吧。是自己的爱好,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对色彩比较敏感。

  Q:记得第一次干活是怎么样的吗?

  A:第一次缝了好几天,学学拆拆的,有时候一个如今看来很简单的花样,我都要花一周时间。

  Q: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什么?

  A:最近完成的一件,上上周被一个老外买走了。加班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出来的,用了3000多颗珠片。(设计师解释:那是烂花绡的材质,整个布料比较花哨,颜色很多,所以没有一个明显的亮点,这时就需要用手工来表达亮点,她做得很好,手工完成后让人眼前一亮,售价大概在6000元人民币左右。)

  Q:你喜欢哪种方式,是设计师把明显的意图给你照做,还是有一些小创意?

  A:有一些创意挺不错的,我喜欢照着花样做出勾勒,有一点发挥空间。(设计师解释:我最喜欢的是花形,然后我会对她们说,用订珠勾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要满满的,也不能完全杂乱无章,她领会得很不错,有时比我想象中做得更好。)

  设计师对着墙上一件吊带装对我说:“这件衣服仅两根2cm宽、60cm长的吊带就要用2000多粒珠片,有时候一件衣服做出来从版样到成型只要一天,手工得花两天半,按每天8-10小时计算的话,工作时间还是挺久的。”据说设计师本人有一次体验,缝订7条十多厘米长珠片就花了5个多小时,让他大为感慨。在他看来,手工工人不仅得心静,还得对服装有感觉。

  退休后我要

  给自己绣一幅画

  赶到杭州天堂经济开发区威芸的工作室时,整个工作间到处是堆积的布料和各种材料。一位小姑娘的桌子上是一堆色彩相似的珠片,而苏绣工人小王正为一件旗袍上的牡丹花做最后的点缀——给绿叶中间上金线,她还饶有兴趣地问我能否看出用了几种颜色。老板叶丽英兴致勃勃地在一边瞧着:“这件旗袍最终的售价可能要在三四千元人民币,做衣服一天就能完成了,但绣花得花上一礼拜甚至10天。”

  Q:你做苏绣多少年了?这样一朵花得花多少时间?

  A:20多年了,我公公家都是做戏装的,也很有氛围。这朵花绣了四五天了。

  Q:哪一件衣服花了你最久的时间?

  A:一件日本人的和服,手工做了一年,因为他的衣服袖子上、后背、门襟都是大片的花样,工作量很大。那是好多年前了。最近我们在做一件展示用的龙袍,也花了近一年时间,这个也比较麻烦,因为要参考历史资料等。现在只剩下最后阶段,等待完成成衣。

  Q:我翻过你们的书,牡丹花和凤凰都是传统图案,如果设计师设计现代化的图案对你们是否有挑战?

  A:工艺是一样的,比如花形做个变形,像牡丹的花瓣做成抽象的树叶的感觉,其次就是色彩变化,传统图案色彩柔和一些,现代的颜色很跳,比如撞色。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啊!

  Q:做了那么多年手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享受过程,完成后就像在欣赏一个艺术品。也开始懂得服装搭配,了解颜色选择,连画画水平都有提升。我想等我退休的那一天,我要绣一幅大的画放在自己的家中。

  小王很直白地说,自己喜欢手工,而其他活她似乎也做不来。特别静得下心的特点让她很能胜任这个工作。其实就当她将旗袍布料重新整理,翻出新的还未上绣的花形,说自己也是把这作为谋生赚钱的手段时,我们很想由衷地赞许:这确实是难得的艺术。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