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着汉服的成人节仅仅是游戏


  5月16日,湖北武汉市2006年汉服成人仪式在东湖磨山楚城举行,500多名18至20岁的学生身着汉代服饰,在编钟鼓乐声中庄严地完成“升国旗”、“加冠”、“拜师长”、“拜父母”、“成人宣誓”等仪式。(5月16日新华网)

  笔者注意到,媒体在报道中用了“庄严”一词。可笔者从配发的插图中,却丝毫发现不了庄严的气氛,甚至有一种游戏和作秀的感觉。且不说从操练到正式举行仪式,学生要浪费多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单那一次性的汉服费用就是学生家庭不薄的开支。 

  一个人从少年步入青年,举行加冠仪式,意味着其长大成熟,表明其多了一份社会责任,这本无可非议。九十年代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提倡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然这种仪式非要着汉服就能增强责任感,甚至是弘扬传统文化,显然风牛风不相及。记得五六十年代,我们身着补钉套补钉的衣服举行各种宣誓仪式,同样有一种崇高的激情在心中荡漾,一种伟大的理想在心中根植,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汉服曾经是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装,也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继承传统文化,并非就是要将古人的一切习俗全部照搬下来,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换言之,就是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底蕴,并非穿一次汉代长袍、戴一次汉代帽子、行一个汉代礼仪,就是弘扬了传统文化。其实,这种观点只是对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一种误读,也可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复古而已,没有半点实际意义。

  据说,提议穿汉服举行成人仪式的是一位大学生,她在给市长的信中说,中国传统的成人仪式,能唤醒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强化他们的成人意识。于是,在市长的批示下建议很快便转化为了一种行动。那么,作为为公共服务的一级政府,倡导学生穿汉服到底是理性行政还是出现了行政偏差,在此不言而喻。

  社会的发展,人的追求、爱好和情趣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因而,有人喜汉服,有人爱唐装,有人披洋装,这是各人的自由,借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强迫别人着汉服,仅仅只是一种游戏而已。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