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凯撒大帝曾经对一种有着精美花纹的丝织品如醉如痴,这些美丽的织物让帝国无数的贵族都为之目眩神迷,它们产自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久负盛名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遥远的欧洲,给西方人带去了美丽、尊贵与荣耀……而那些有着精巧美丽花纹的丝织品,洋溢着中国人在丝织业方面的智慧,让后人充满了对那个年代的中国织绣人的种种遐想和敬意。
  蚕丝古老的时装秀
  一种能够吐丝的小虫,备受古中国推崇,人们把它奉为蚕神。传说4000多年前,中国有位名叫黄帝的部落首领,率众统一了四方,在举行天下会盟的庆功会时,一位美丽的姑娘从天而降,手中捧着一束金色的蚕丝,黄帝命人把蚕丝织成轻软如云的绢绸,这美丽的织物被制成黄帝的王冠和袍服,黄帝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神,这就是历史上“蚕神献丝”的故事。
  中国是蚕丝的故乡,也是丝织刺绣的发源地。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距今5000年的良渚、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织布的原始工具,也发现了麻的织物残片,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了原始的织造生产。
  在陕西省博物馆中,收藏有一枚汉代的“金蚕”,它制作精美,体态逼真,而且通体鎏金,在以往出土文物中,人们见到的多是玉蚕,这样采用青铜铸造并以鎏金装饰的蚕,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凭此可以猜想,汉代的蚕桑丝织业一定非常发达。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织绣工艺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辛追夫人是一位讲究穿着打扮的贵妇,她的随葬品中一共有100多件丝织品和衣物,丝绸、刺绣、织锦应有尽有,包括各式各样的袍子、衣服、鞋子,还有手套和袜子,所有日常用品都没落下,有人甚至把它称作“古老的时装秀”。有一件素纱禅衣以轻薄带孔的纱为原料,整体结构精密细致,透明如同蝉翼,只有48克重,如果去掉领口和袖口的镶边,就只剩下25克重了,据说折叠起来,可以装进一个普通的火柴盒子里,而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轻薄,完全依赖于蚕丝纤度的匀细,蚕丝纤细轻薄的程度甚至要超过今天机器工业条件下生产出的高级乔其纱,丝线的纤度仅仅只有现代丝绸的一半。
  原马王堆发掘组组长侯良介绍说,从这件衣服就可以看到汉代长沙地区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这一系列的工艺都是水平很高的,所以到现在复制不出来。
  织绣图腾皇家的独尊
  1982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州市的马山镇发掘出一座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战国楚墓。古墓中的发现简直让所有考古学者都欣喜若狂,这里不仅出土了后来闻名世界的越王勾践剑,还完整保存了35件迄今所见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丝织物。这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传世最早的刺绣实物,一幅幅精美的织绣作品看上去依然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图案中龙游凤舞,猛虎瑞兽,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当时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
  中国古代的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认为自己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于是在服饰上大量使用传说中的神兽“龙”的形象,以示君临天下,唯我独尊。帝王们自称为龙,按照龙凤的对应关系,帝后妃嫔们就开始称凤比凤了,所以龙凤图案慢慢成为皇家服饰上专有的图案了。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织锦中最高贵的是“南京云锦”,因为云锦外观富丽华贵、色彩绚烂如云霞而得名,这种精美的织造技艺,从它诞生之初似乎就注定成为皇家的宠儿,古代帝王们的服饰,大部分就是用这种光彩夺目的南京云锦缝制而成的。在传统的云锦图案中,龙纹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御用服饰的规定和宫廷装饰的不同要求,龙纹的姿态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正龙、卧龙、行龙、出海龙、入海龙、戏珠龙,各种不同姿态的龙纹造型,象征帝王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威严气势,而龙纹周边云海的陪衬,更是为了彰显帝王气势的威武磅礴。
|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