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纺织印染产品最终用途对布面疵点不同的要求而编制的。检验方法分为评分法、计点法和标疵法。这些方法的本身不代表一个标准的质量水平,而是根据疵点的严重程度给出一个评分、计点、标疵的办法。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上许多同类标准,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法国米罗兹标准、日本纺织检查协会棉织品(整理后)出口检查标准、意大利津达公司的织物质量检验方法标准中的附录5、美国范友生公司疵点分等标准,等等。
    本标准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无锡漂染厂、南通印染厂、上海棉纺织印染联合有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陈文娟、周六妹、曹永荷、赵金荣、张晓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GB/T17760-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衣着用、装饰用、工业用的各类漂白、染色和印花布布面疵点的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50—199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FZ/T 01018—1992  纺织品  机织物疵点术语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经向疵点  wovendefects
   沿织物经向伸延的疵点。
3.2 纬向疵点  weftdirectiondefects
   沿织物纬向伸延的疵点。
3.3 局部性疵点  localdefects
   有限度的、可以量计的疵点。
3.4 散布性疵点  spreaddefects
   分布面广,难以量计的疵点。
3.5 评分法  pointassessing
   以分值的大小来评定布面疵点的多少、轻重程度的方法,并规定一定长度内允许疵点最大的评分值。
3.6 计点法pointcountingmethod
    以记录疵点的点数和疵点的标记数来评定布面疵点轻重程度的方法。
3.7 标疵法defect markingmethod
   用标记来显示布面上某些疵点的位置和数量并规定放布来取代疵点的方法。
4 检验
4.1 条件
4.1.1采用日光灯照度不低于750lx(40W加罩青光日光灯管3-4根)。
4.1.2  光源与布面距离为1~1.2m。
4.1.3  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眼睛与布面的距离为55~60cm。验布台台面应为白色
4.1.4  验布机验布板为白色,角度为45°,布行速度最高为40m/min。
4.2  操作规定
4.2.1  规定检验布的正面(盖梢印的一面为反面)。
4. 2.2  应将布平摊在验布台上,按纬向逐幅检验。
4.2.3  发生矛盾以平台检验为准。
4.3  局部性疵点检验方法
4.3.1  评分法
4.3.1.1  10分制评分见表1。
4.3.1.2  4分制评分见表2。




4. 3.2.2  疵点的标记
    ——4点的疵点用红色;   
    ——2点和3点的疵点用绿色;
    ——1点的疵点只记数。
4.3.2.3  一等品内不允许有红色标记。
4.3.2.4  用计点法来评定布匹的等级时,应该规定一个约定匹长中允许存在的疵点的点数和疵点的记号数(见示例)。
    示例:幅宽为150cm的布匹,每100m中
    ——一等品少于55个点和22个记号;
    ——二等品少于等于85个点和35个记号;
    ——三等品大于85个点和35个记号。
4.3.2.5  距布边12cm以内的经向疵点,每米记2点,不作标记。
4. 3.3  标疵法
4. 3.3.1  标疵次数
    a)段长在30m以下,允许标疵1次;
      段长在30m及以上,不足60m,允许标疵2次;
      段长在60m及以上,不足80m,允许标疵4次;
      段长在80m及以上,不足100m,允许标疵6次;
      段长在100m及以上,允许标疵8次。
    b)允许平均每10m标疵1次。
    c)允许平均每5m标疵1次。
4.3.3.2  如合同需要用码作单位计量,4.3.3.1中段长的计量单位也改成码。
4. 3.3.3  标疵规定见表4。

4.4 散布性疵点的检验方法
  散布性疵点检验方法可按其程度的轻重,影响外观的总体效果,结合产品标准降等处理。
4.5 量计规定
4.5.1  疵点长度按经向或纬向的最大长度量计。经向疵点长度超过100 cm(包括轻微线状超过
50cm),其超过部分应从0.1cm另行量计,累计评分、记点。凡成曲形的疵点,按其实际影响面积最大距离量计;重叠疵点按严重的评分、记点。
4.5.2  在经向100cm及以内,各种疵点同时存在时,应分别量计累计评分。其最大累计评分数不超过10分或4分。
4.5.3  难以数清、不易量计的分散斑渍,根据其分散的最大长度和轻重程度,参照局部性经向或纬向的疵点分别量计,累计评分、记点。
4.5.4  在同一布段内,存在相同的局部性疵点时,其累计分数不超过该项疵点的降等限度分。而同时存在其他局部性疵点须累计评分时,可按已降等等级的起点分再加累计的局部性疵点的评分,作为该段布的总分。
4.5.5  对布面上的所有疵点的长度测量时均用检测合格的钢卷尺,精度为1mm。印染布上色差、色花等相关疵点的程度均按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级。
5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阐明检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所采取的方法;
b)被检验产品的名称、规格、受检单位名称;
c)受检产品的数量、检验结果;
d)受检日期、检验人员签名;
e)现场检验应说明的问题。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