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梅新育:加工贸易要升级更要转型


    7月23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将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列入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日前也表示,年内还会出台一部分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的目录。 

    事实上,从2003年中央政府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至今,加工贸易政策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仅去年1月、11月和今年4月,政府就3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商务部还在今年4月表示今后将视情况每年更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 

    上述调整存在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度关注促进产业升级。此前陆续增补的加工贸易禁止、限制目录除了珍稀和战略资源类产品之外,几乎全部属于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低增值的行业。 

    可是,当这些政策付诸实施之后,从我国对外经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全局的视角出发,我国加工贸易调整的重点应该是什么?究竟应该是转型还是升级? 

    中国不仅是一个加工贸易占据外贸半壁江山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外资企业占据外贸半壁江山的国家,外商投资企业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外贸总量上,也体现在单个企业规模上。据统计,2005年进出口企业500大排行榜上,外商投资企业占60.8%,国有企业占28.2%,其他企业占11.0%.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主导两大特点又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外资企业把持了中国的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越是高端产品这种现象越严重。只要外资企业主导的格局不改变,无论我们的加工贸易升级取得了多少纸面上的成就,实际获得的收益都不会增加多少,依然不能摆脱“过路财神”的尴尬。 

    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例。去年我国计算机与通讯出口产品总额达到1910.01亿美元,占整个出口总额将近20%,是世界计算机与通讯出口头号大国,但我们91.34%是加工贸易出口,也就是外资企业出口的代名词,真正的内地增值部分是微乎其微。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苏州名硕电脑有限公司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但其中配套的内地生产原料仅880万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0.3%,且大多为技术含量甚低的辅料。 

    所以,在我们限制或禁止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低增值行业生产和出口的政策逐步付诸实施之后,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加工贸易的转型。只有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先进制造业才是可以倚靠的经济基础。 

    不能否认,外资企业至少目前还是为我们的就业和国际收支作出了正面的贡献;而且,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赶超过程中难以避免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缴纳“贡赋”的阶段,但外商投资企业如此突出的主导地位至少有一部分是对他们的“超国民待遇”所赐。 

我们不必刻意抑制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发展,但应当为内资企业创造平等发展的环境;我们不指望超越必然的发展阶段,但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甘居下层,我们有责任推动我们的赶超进程尽可能缩短。(新京报)

(E04)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