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显微投影法(上)

 
    前    言
    麻棉混纺产品是我国的大宗进出口商品,商家对纤维含量要求很严。本试验方法参照采用美国AATCC-20A-1995《纤维定量分析》的部分内容制定。用显微镜、显微投影仪测定麻棉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方法简单、快速。
    本标准试验步骤、仪器设备等方面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2001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张水泉、蒋敏、曾美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显微投影仪测定麻棉混纺产品纤维含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苎麻棉、亚麻棉、大麻棉混纺产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FZ/T 01057.3—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显微镜观察法
    FZ/T 01057.9—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密度梯度试验方法
  3原理
    麻和棉都是植物纤维素纤维,混纺后既不能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其成分含量,也不能用机械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本方法使用普通生物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分辨和计数一定数量的纤维,用显微投影仪测量纤维的直径或横截面积从而计算出各种纤维的重量百分含量。
4试验通则
4.1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化学纯。
4.1.1 RM纤维着色剂。
4.1.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1.3胶棉液。
4.1.4无水甘油或液体石蜡。
4.2仪器和设备
4.2.1普通生物显微镜。
4.2.2显微投影仪:放大倍数500倍。    
4.2.3纤维切片器。
4.2.4载玻片(厚度与物镜测微尺玻璃片的厚度相同)、盖玻片、表面皿。
4.2.5楔形尺(7.5μm~75μm)、描图纸。
4.2.6 烘箱:能保持温度为105℃±3℃。
4.3.1试样定性分析及取样
4.3.1.1试样定性分析
按FZ/T 01057.3执行。
4.3.1.2取样
散纤维:从不同的地方随机抽取2 g左右的纤维,充分混合均匀成一束10 cm长的纤维条,使纤维尽量伸直平行。
纱线:从不同的管纱、筒纱或绞纱上随机取15 cm长一段的纱样,合并为一束。
织物:取一块10 cm×10 cm的织物,拆成纱线(上有浆的试样先要进行退浆处理,处理后再拆成纱线),随机取出10 cm长一段30段,合并为一束。机织物当经纱和纬纱的纤维含量不同时,拆出的经纬纱要分别烘干再称重,然后分别测量经纬纱的纤维含量。
4.3.2试样着色
4.3.2.1试样着色液的配制    
    将2.5 g RM纤维着色剂放人玻璃容器内,倒入20 mL酒精,用玻璃棒充分搅匀,再倒入180 mL,煮沸的蒸馏水搅匀。
4.3.2.2染色
    将准备好的试样用着色液按1:50浴比进行沸染1 min,取出用水冲洗至无浮色,烘干后按GB 6529进行平衡,如果是色纱则不要染色,直接进行平衡。
4.4试验步骤
4.4.1载玻片的制备
4.4.1.1纤维纵向载玻片的制备
将上述染色后的试样用纤维切片器均匀切取0.2 mm~0.36 mm长的纤维束,移至表面皿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无水甘油,充分混合成稠密的悬浮液。使用宽嘴吸管吸取少量的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人载玻片上,将其均匀展开,盖上盖玻片固定样品,注意不能让纤维进入盖玻片外面,以免流失纤维,否则需重新制备载玻片。
4.4.1.2横截面载玻片的制备
    将4.3.2.2染色后的试样放入纤维切片器中,涂上胶棉液均匀切取成20μm~30 μm厚度的纤维横截面薄片,将此纤维横截面薄片移至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供测量纤维横截面用。
4.4.2纤维根数的测定
    采用普通生物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观察纤维。按照4.4.1.1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一个配有十字线目镜,放大倍数在200倍至250倍的普通生物显微镜或放大500倍的显微投影仪载物台上,通过目镜观察进入视野的各类纤维,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见附录C)鉴别其类型。从靠近视野的最上角或最下角开始计数。当载玻片沿水平方向缓缓移动越过视野时,识别和计数通过目镜十字线中心的所有纤维。在越过视野每一个行程以后,将载玻片垂直移动1 mm~2 mm后再沿水平方向缓缓移动越过视野,识别和计数纤维,重复这种操作程序,直至全部载玻片看完,其计数总数应在1 000根以上。如果载玻片上中途测完根数超过1 000根时不能中断,必须将载玻片全范围内计数完毕;如果载玻片全范围内不足1 000根时,则需另制载玻片,使累计纤维总数达到1 000根以上。每批试样计数两组1 000根以上纤维,分别计算两组纤维中每种纤维的折算根数,两次试验每种纤维的折算根数之差不大于10根。
4.4.3纤维直径的测定
    校准显微投影仪,使它在达到投影平面上能放大到500倍,然后放4.4.1.1所准备好的载玻片在载物台上,使测量的纤维都在投影圆圈内。调整投影仪的微调使纤维图像的边象一条细线投影到楔形尺上,测量纤维长度中部的投影宽度作为直径。但是不要测那些测量点在两根纤维交叉处的纤维和那些短于150μm的纤维,每种类型的纤维要测量200根以上。测量完以后计算每种纤维的平均直径,单位用μm表示。在测量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用附录B中的参考直径。
4.4.4纤维横截面的测定
    将4.4.1.2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仪载物台上,按4.4.3校准投影仪,并在投影平面内放一张约30 cm×30 cm有坐标格的描图纸,使用削尖的铅笔将纤维图像描在描图纸上。不要去描那些已经描过的纤维。如果一块载玻片上每种纤维不足100根的话,需重新制备另一块载玻片,直到每种纤维超过100根。描完以后通过计算方格的个数计算每种纤维的横截面积,单位用mm2表示。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