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历代百家服饰勾起怀旧风尚


  “三寸金莲”、“大襟衫”、“背婴带”、“高领长衫”……我们对这些经常在历史剧、电影中出现的服饰并不陌生,但“三寸”到底有多小?“大襟衫”有多大?

  中国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相承、发展和创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到了清代,服饰更是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象征。

  ★小花鞋大襟衫

  小脚绣花鞋和大襟衫是清代服饰中的两个典型代表,一大一小展品相映成趣。

  最小的绣花鞋只有10厘米,刚好可放在手掌上。小脚绣花鞋俗称“小脚鞋”,又称“弓鞋”、“半弓”,一虎口(约四五寸)为一弓,半弓喻其纤校大襟衫则完全超乎现代人所能想象的规格,长96厘米,肩宽58厘米,腰宽62厘米,下摆85厘米,就算是超肥胖妇女穿起来也绰绰有余!

  ★金补子花绦边

  清代虽然废除了明代的服饰,但在不少方面还是沿用前代的形制,其中较为显著的要属明代官服上的补子。补子是官服上显示官职品级的图案织物,40-50厘米见方,织绣上不同的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补子纹样用禽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如文官自一品以下,依次用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黄鹂、鹌鹑,杂职练鹊;武官一、二品为狮子,三、四品为虎豹,五品熊,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所以,从官服就能看出人的身份地位。

  男士看官服,女士看花绦。花绦是用丝线或珠子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清代广东刺绣和绸缎以构图丰满、色彩鲜明、手感柔软等特点在全国丝织刺绣业占有一席之地,是清代广东贡品之一。莲花纹、兰花纹、梅花纹、牡丹纹……亮丽如新,以玻璃珠片穿饰而成的花绦更是严谨精细,清宫服装的奢侈华美,由此可见一斑。

  ★中山装和旗袍

  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提出“常服听民自便”的原则,吸收了西服轻便得体的优点,再参考日本学生的校服,授意中兴会的成员黄隆生创制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便服,这种便服1920年后逐渐在城市普及,人称“中山装”。展览中的一件,是孙中山1912年任临时大总统时穿着的复制品。

  女装变化更大。清朝建立后,满族妇女的“旗装”就成为宫廷和王室妇女的“专用服装”,“旗装”就是“旗袍”。民国20年后,旗袍盛行一时,取代了“上衣下裙”的款式。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亲眼见识旗袍演变的全过程----“清代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你会发现,上世纪30年代旗袍成为中西合璧的产物,除了吸收传统的直身平面裁剪技法,还大量引进西方的裁剪、装饰工艺,沿用下来就成为了现代流行的旗袍。

  ★少数民族早有“超短裙”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服”。以居住在南方地区各省区的黎族、苗族、壮族、瑶族的民族服饰来看,黎族衣服喜好青色,以棉麻为料,妇女一般着对襟无扣上衣和筒裙,黎族筒裙中早有二三十厘米长的超短裙,上面多是岭南著名民间刺绣之一的黎锦工艺。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