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力,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国际化的服装品牌建设
  中国服装协会公布了《2003—2004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到了2003年,我国的服装生产总量为98.43亿件,是世界上第一大服装生产国,出口总额804.84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但是,在国际高附加值市场上,见不到我国品牌,甚至国内高端市场也被西方品牌占领着,尽管产地常常就在中国。
  国际知名品牌的多少是国家工业精益化的标志,在成熟的现代文明中,质量不好的企业陆续退出,除此之外,因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还要淘汰一些产品质量高、但是传播质量不高的企业。在后工业文明中,企业形象是商家的生命,必须非常重视自己在目标市场上的知名度、即广量,美誉度、即深量。企业形象所汇聚成的品牌是厂商的自主知识产权,优质品牌会带来持续的高额利润,无形资产具备巨大的有形价值。
  解决服装大国与品牌弱国的不均衡性问题,需要讨论许多课题,例如细分市场的定位,传播渠道的培育等等,但是服装艺术水平最为关键。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人们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在日益提高,购买者对于服装审美质量越来越重视,开发“艺术生产力”是品牌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主线。
  一般认为,品牌是企业素质的外化,所谓“品”是品质,是内在性质,“牌”是牌子,是外在符号,品牌就是用一种纹样,表明企业对目标消费者的特别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的本质是品味。这是“性质说”,亦即“个性说”,它有道理,但是并不完全正确,误解于自恋情结上。企业素质只是品牌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品牌的本质不仅在性质,更在关系,或者说是关系的性质,产品的好与坏是相对用户需求而言的,取决于他们是用脚投票,还是用手投票,产品个性如果与用户无关,便是失败的个性。所以,品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企业与用户的相关性,它是品牌的充分条件。
  在服装市场上,产品与用户的相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功能相关,第二是审美相关,前者是低档品牌要点,后者是高档品牌要点,中档品牌介乎两者之间。要想打入高端市场,就必须研究国际服装艺术大势,与上游消费者的生活美学追求保持零距离,这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认识了现代人的基本审美需求,未必能够满足它,更不一定能起到引领时尚的作用,但是如果连认识都不到位,就等于还没有找到发展的起点,丧失了起码的方向感,定会堕入盲人瞎马的混沌状态,看到了不等于做到了,但是看不到肯定做不到。
  二、 从“精细”到“精炼”
  工业文明之前的服装艺术强调“精细”,不厌其“繁”,以重彩满绣、富丽堂皇为理想追求。17世纪,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贵族化意识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象征着法国波旁王朝落日余晖的罗可可风格,都反映了欧洲服装艺术的古典情趣,那些夸张的轮廓、华丽的色彩、复杂的线条、繁多的装饰,透出浓郁的封建宫廷味道。中国古代服装的精细主要体现在图案上,唐代安乐公主外嫁武庭秀时,四川官僚送来了一件单丝碧罗统裙,缕金线做的花鸟形状细比发丝,小鸟有米粒大,眼、喙、爪都不少,只有视力极好的人,仔细观看才分得清楚,这就是乐得精巧的微雕艺术。精细可以炫耀贵族的财富和地位,表现其生活的闲适与精致。在服装依靠手工来完成的生产方式中,手艺人喜欢用精巧的技艺来展示不可模仿的经验,以保证自己的生活来源不被同行夺走,这就使服装作品在攀比竞争中越发精到起来。
      |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