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宏观新政“阵风”下 纺织等企业的应对之策

  

  核心提示:

  继上月涉及2800多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推出之后,本月加工贸易政策再次调整,新增了近2000个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作为宏观调控措施,这两项政策一脉相承,其意图非常明显,都把调控重点放在“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容易引发国际贸易纠纷的产业,希望能借此减缓我国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水平,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政策一阵一阵风吹来,企业该如何应对?战略如何转型?未来该走向何方?

  “新政”将迎来行业新一轮洗牌
  加工贸易新政对顺德的影响有限

  离8月23日实施执行的、被称为加工贸易“新政”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下称:“目录”)还有3天时间,对于实施该“目录”后对加工出口贸易的影响如何,尽管还未有实质性的结果,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目录”对顺德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可能不是很大。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录”的执行,对于相关行业来说,无疑又将迎来一次行业的洗牌。 

  “新政”再次促使行业洗牌

  据记者了解,上月底,国家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对外公布了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并自本月23日起执行。“目录”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即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在合同备案时,须缴纳台账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加工成品出口并办理核销结案手续后,保证金及利息予以退还。其中,企业按照海关管理类别缴纳台账保证金,A类和B类企业缴纳50%的保证金;C类企业缴纳按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100%计征保证金。据悉,“目录”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

  有顺德企业界人士表示,“加工贸易‘新政’的出台,无疑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行业进行重新洗牌。”他分析认为,此次调整涉及到的纺织品服装海关编码主要集中在纱线、织物和纺织制品上,就整个纺织行业而言,加工贸易新政策将对纺织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尤其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色织布、牛仔布、印染布的棉纺色织企业、印染企业受影响会大一些。但是,实力较强的企业将有能力消化保证金台账实转带来的成本压力,预计“目录”对其影响不是很大。而资金少、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增长过快的纺织企业,可能会减少出口并转为内销,这将造成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其结果可能是有部分企业而被市场淘汰。

  因此,这位业内人士指出,“在产业链中从加工往设计及销售、品牌等环节延伸是从事加工贸易的纺企的必由之路。同时,纺企应抓住机遇,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而不是只停留在赚取微薄加工费的环节中。”

  自主创新实现出口方式转变

  就顺德而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6月份顺德进出口总额为7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占佛山进出口总值的42.6%。其中,6月单月进出口额14.6亿美元,出口总值为11.1亿美元,出口值同比增长44%。同时,在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迅猛。1~6月份,顺德的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高达43亿美元和7亿美元。仅6月份,机电产品出口超过8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顺德外贸出口比重的7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顺德外贸出口总值的11.4%。其中,变压器出口0.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额达到1.25亿美元,同比增长97%。

  从顺德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显示,顺德出口主要还是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并占了顺德外贸出口总值的86%。因此,对于国家将要实施的加工贸易“新政”来说,影响顺德的外贸出口毕竟相当有限。这是因为,顺德企业以及行业商会以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力度为己任,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由出口传统低附加值产品转为出口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以此在国际市场中提升竞争能力。这一点,就如顺德经贸部门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近几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纵深发展,顺德出口企业明显加强了创新和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力度,这为加速顺德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对话

  三招突破加工贸易新政困局
  外贸专家谈企业如何应对即将实施的加工贸易新政

  商务部及海关总署7月23日联手颁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将从8月23日起正式实施。继出口退税新政7月1日正式实施不到一个月,新一轮出口宏观调整政策的紧接出炉,引起了国内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型企业的高度关注。据媒体报道,近万家港企影响甚大。企业如何应对加工贸易新政?外贸专家、广东宝丽雅集团董事长叶中平认为有三条路可走。

  来料加工将越来越困难

  记者:此次政策调整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类企业影响很大,国家此次调整意欲何为?

  叶中平:国家对加工贸易的新政策其实与如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有关。7月23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公布《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新增限制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次新政除了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范围大幅扩大外,另一变化是对东部地区企业实行台账保证金“实转”,A、B类企业保证金额度为50%,C类为100%。作为出口企业,一般有正常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二种,后者为保税进口原料,在中国境内的工厂加工之后再出口。这次的政策主要是针对此事。调整的目的我理解:一是对一些行业进行限制;二是对东部地区企业实行台账保证金“实转”,这类来料加工企业的进口原料要交保证金。

  这两个措施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明显是针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和来自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在共同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出口退税下调、其它开支上升的环境下,加工贸易企业比正常贸易的出口企业将更为困难。

  记者:这个政策给那些企业带来哪些压力?

  叶中平:对第一类限制的企业将面临在中国的工厂要关门的可能性。而第二类的企业,就出现要为这些进口材料多准备一套资金作为保证金交给中国海关,这对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很大,因为不少的来料加工企业只赚一点加工费,他们没有这批资金准备。若能准备这批资金,又涉及一个利息的费用问题,使来料加工企业本来很低的利润又被这费用占去一部分,百上加斤啊!

  企业要转变贸易方式

  记者:企业该如何应对?

  叶中平:相关对策根本上来说就是产品创新、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包括:一、变加工贸易为正常贸易和国内采购原料,但有的企业是不一定能转这个弯的,如有的原料大量要进口的,国内并没有适合的;二、开拓国内市场,把原来的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变为进口完税原料,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三、在成本许可下把加工业务转移到不用保证金的地方,如中西部地区。

  从这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中国出口大量顺差下,加工贸易这个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时引入的方式,今天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作用已大不如前,面临一个重新找出路的问题,国家也希望使相关产业从沿海地区梯度发展式地转到内陆地区,这也使国家发展更和谐。(珠江商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