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开清棉设备改造及工艺效果分析

                                

   

<边  娅  王进选  段合胜>
(陕西唐华三棉有限责任公司)

                          

    我公司是成立于国家“一五”期间的棉纺织企业,现已有50年的生产历史。在生产过程中曾几次对原有的开清棉设备进行了部分改造和更新,但是仍不能适应当前纺纱、坯布质量的要求,
为此,我们在学习先进企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又对现有开清棉工艺流
程进行改造及工艺参数调整。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艺研究试验,试验表明开清棉流程改造与工
艺调整不但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成纱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

1  开清棉设备工艺流程的调整方案

1.1  开清棉设备工艺流程的调整
    我厂原开清棉工序流程为:
    A002A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P01型豪猪开棉机一FA022-6型多仓混棉机--A036B型开
棉机——A092A型棉箱给棉机*2--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2
    对原有开清棉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改造时,去除P01型豪猪开棉机及FA022-6型多仓混棉机,
使开清棉的工艺流程缩短为一抓、一混、一开、一清的工艺流程,此流程不是简单的减少配备机
台,而是通过对各主机间的工艺参数调整与改进,充分发挥单机的功能,使其更好地相互配合,
完成开清棉工艺流程所需要的精细抓棉、柔性开松、均匀混和、高效除杂的任务,并使之降低能
源消耗。
1.2  有关开清棉各单机改造与工艺优化
    合理开松、除杂、混和、均匀成卷,混和除杂是基础,首先是原棉开松,结合早落、少碎、
多排的原则,对A002A型抓棉机进行改造,要求抓棉的棉束要尽量细小均匀,为此将打手速度从
原740 r/min改为960 r/min;打手伸出肋条距离由5 mm改为2mill;打手肋条上方进行补风孔
改造;提高小车回转速度(变速箱主动齿轮由20齿改为23齿),下降主动齿轮改为9齿—11齿;打
手刀片刀口要求保持锋利完好。原棉经拣杂后进行统一打包,按照配棉成分绘制排包图,填缝
补齐,使之小车回转中均匀抓取棉束,实现精细抓棉、微束喂给。改造后抓棉机运转效率可达
到90%左右。
    做好A006B型混棉机人口气流气压配置,依靠气流的作用使纤维在基本无损伤的情况下,排
除尘杂和短绒,并做到在保证棉流输送畅通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棉流速度,以减少纤维与管道摩擦
揉搓,减少棉结与索丝的产生。角钉帘速度由75m/min改为120 m/min,角钉帘~压棉帘隔距由
50mm改为20mm,均棉罗拉速度由193r/rain改为小于160r/min,打手速度降为340r/min;豪猪
弧形板~打手距离调节至8 cm~10 cm。
    A036B型开棉机在保证开松、除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其打手速度,加大打手与尘棒之间进、
出口隔距,抬高给棉罗拉位置,增加补风口使之达到减小纤维损伤、有利于排除杂质的要求。降
低给棉罗拉速度,由原53r/min改为40r/rain(被动链轮由35齿改为39齿),使给棉罗拉运转率
保持在90%以上;适当加大棉箱储棉量,将棉箱中间调节板后移,在后棉卷罗拉的后上方调节板
处加装一块弧形板(不超过后罗拉中心线);给棉罗拉抬高5 mm;打手~剥棉刀隔距由1.6mm改为
6 mm;将原机上前撑挡面板改为开长孔,以增加补风量;去除车肚中间死、活箱隔板,前后箱贯
通;打手速度从530 r/min降为430 r/mirl;打手~尘棒隔距进口10 mm,出口18 mm;尘棒隔距
及除杂角度以机外手轮调节。
    清棉机的任务是继续开松、除杂、均匀混棉,并制成一定规格的棉卷。为此作了如下改进:
其一,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上方的A045B型凝棉器风扇速度由原1150r/min改为900r/min;均
棉罗拉~角钉帘隔距调至最小,以保证棉束达到最小状态;使均棉罗拉速度降至最低,以减少索
丝的产生。同时,保证棉箱内的棉层瞬时密度稳定,均匀混和输送,达到后部流程中开松均衡,
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棉箱运转效率。经以上改进后,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运转率已提高到90%
以上。其二,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作为开清棉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任务是继续进一步的
开松除杂,并最终成为均匀合格的棉卷,为此对该机进行了部分工艺参数的调整:打手~天平罗
拉距离由原10mm改为12 Him;天平罗拉~天平曲杆隔距偏紧掌握;天平曲杆刀口后移1 mm;小过
棉板抬高3cm~5 CHI;大过棉板尾部缩短9 cm,尘笼两侧三角镀锌钢板与墙板加木条收缩棉流通
道宽度使棉卷变窄,减少棉层与两侧小墙板的摩擦,从而减少棉结、索丝的产生。
2、改造效果与分析
    通过上述设备改造及工艺参数调整后,虽然缩短了工艺流程,开清棉的落棉量减少,但总除
杂效率却有所提高,节约了用棉。同时,由于降低了各打手速度,棉卷中的短绒有所下降;索
丝、棉结均大幅度减少,且棉层纵向、横向均匀度亦有所改善。以CJ 14.5 tox为例,经测试棉
卷正卷率提高至97%,棉卷重量不匀率为0.7%~0.8%。原棉与棉卷疵点统计如表1所示。从表
1可以看出,棉卷疵点合计比原棉疵点合计下降27.27%,棉卷棉结比原棉下降58.3%,棉卷索
丝比原棉下降6.25%。
    表1  CJl4.5 tex品种原棉与棉卷疵点统计

 

纤维长度试验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2的试验分析可看出,主体长度和基数改前与改后对LC,改后
的纤维主体长度与整齐度有所改善,短绒率改后比改前降低3.17个百分点,10mm以下短绒率改后
比改前降低1.03个百分点。
    表2  C914.5tex品种纤维长度试验分析

 

开清棉除杂效率试验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CJl4.5tex开清棉除杂效率试验  单位:%

  
    
    注:改前是开清棉没备工艺流程五套车,改后是开清棉工艺流程四套车,改前四套车与五套
车的工艺流程相同。
   
    通过测试对比,除杂效率改后比改前提高36.5%,制成率也有所改善。经测试开清棉各单
机用电总合改后比改前降低大约20%—15%左右。由于开清棉设备改造及工艺参数调整,不但
改善了棉卷质量,而且节约用电、用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有利于成纱条干水平提高。成纱质
量对比如表4所示。从表4的试验分析可以看出改后比改前成纱质量显著提高。    .
    表4  CJl4.5tex成纱质量对比

 

3、结语
    通过开清棉设备改造及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的调整,减少了对纤维损伤,改善了成纱质量。
特别是通过流体力学理论在开清棉设备中的合理应用,实现了纤维的快速合理转移,降低了纤
维在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打击与摩擦,从而减少厂对纤维的损伤以及棉结的产生,提高了棉卷质
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当然,在优化工艺参数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努力,认真研究棉结杂质与短
绒的关系,进一步达到降低成纱棉结杂质,减少短绒增长,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之目的。目
前,我们也准备在原有设备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器、新工艺,真正达到明显提高纺纱质量,
降低消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士,李照华,张秀敏.调整开清棉工艺 提高棉
   卷质量水平〔J〕.棉纺织技术,2001;29(8):36~40.
(2)单克强,何玉珍.加强开清气流控制提高棉卷质量
  〔J〕.棉纺织技术,2000;28(4):39~40.

<摘自《棉纺织技术》>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