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染织绣品种

  中国古代丝绸纷繁的品种足以让我们后人眼花缭乱。商至西周的织物多为平纹或简单显花织物。春秋战国起,丝织品种逐渐增多,不仅有素织的绢、纱、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绮和锦。唐代以后,不仅绫和罗的组织更加丰富,还出现了缂丝、缎、绒和妆花等新品种。

(1)丝织品分类方法
  绫罗绸缎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今天,丝织品则依据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

  1.绫
  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绫盛行于唐代,其中以缭绫最为著名.

  2.罗
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罗在商代已经出现,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

  3.绢
  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縞、纺、绨、絁、紬(绸)等变化。

  4.缎
  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缎织物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5.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根据不同的地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6.织金
  在不同地组织上再织入金线的织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元,最为著名的是元代的纳石失。织金通常要求纹样花满地少,充分发挥显金效果。

  7.1经锦
  锦是用彩色丝线以重组织织成的多彩显花织物,是古代丝织品中结构最为复杂、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种。织锦始于西周,唐以前主要采用以经线显花的经锦。

  7.2纬锦
  受到西域纺织文化的影响,魏唐时织锦开始使用彩色纬线织出图案,称为纬锦。中唐起,纬线显花成为丝绸提花织物中的主流。

  7.3宋式锦
明清时期,苏州织锦颇为盛行,其部分花色继承宋代风格而称“宋式锦”。宋式锦采用特结经固结显花纹纬,纹样多为几何纹骨架中饰以团花或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谐。

  7.4双层锦
  以双层组织显示图案。其组织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明清又重新流行。其图案均为两色,正反面纹样一致,色彩相反。多为中小型的满地纹样。

  8.绒
  全部或部分采用起绒组织、表面呈现绒毛或绒圈的丝织物。汉代出现绒圈锦,在锦上织出绒圈。明清时期的绒有漳绒、漳缎等多种名称。

  9.缂丝
  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克丝。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2)印花品种
  1.直接印花
将染料或颜料拌以粘合剂,并用凸纹版或镂空版将其直接印在织物上显花的方法。秦汉时期,直接印花采用型版印花与手绘相结合的方法,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夹缬
  将丝绸夹于两块镂空花版之间,利用花版的紧夹进行防染,解开花版,花纹即现。夹缬始于唐,并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多见于浙江和西藏一带。

  .绞缬
  用线或织物本身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纹样具有晕色效果。绞缬又名扎染,出现于东晋时期,唐宋时极盛,至今一直沿用。

  4.蜡缬、灰缬
  蜡缬是用蜡作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产品。蜡缬又称蜡染,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棉布上,似由西域输入,魏唐间流传渐广。由于中原地区产蜡很少,唐代出现以灰代蜡的防染印花,亦称灰缬,明清时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即现今流行的蓝印花布。

  (3)刺绣
  刺绣出现于商代。战国秦汉时多用锁绣针法,唐代绣技转以平绣为主,出现了接针、戗针和套针等针法,刺绣逐渐与书画艺术相结合。明代刺绣出现了南北之分,在此基础上,清代形成了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等四大名绣。

              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评分:0